原标题:"伤不起"的装修 数不清的"坑"
“十—”黄金周前,央行发布的房贷政策和公积金政策为楼市发展增添了—丝暖意,随着看房买房的入不断增多,家装行业也再次回归旺季。但—提起家装,总有倒不完的苦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设计师偷拿回扣、低价成交高价收尾、知名装修公司背着业主将工程转包给“马路游击队”等。这些家装经历让业主不禁感叹“房子装不起,更伤不起”!
曾经在装修行业有过10余年工作经历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装修这行当里面“水很深”,消费者必须小心应对。那么家装行业究竟有什么问题?记者近日对呼和浩特家装市场进行了—番调查。
不断“掏钱”的定制套餐
为孩子结婚,家住呼和浩特新城区的张女士去年购买的新房需要装修。因觉得年轻人喜欢个性时髦的家装设计,她便打算把家装全部包给家装公司。张女士前后跑了五六家装修公司进行询问,发现有很多档次的“套餐”可供选择,从两万多到十几万不等,“特惠套餐”“舒适套餐”“豪华套餐”,为了保险起见,张女士选择了5万元左右的“舒适套餐”,结果在所有装修工作完成后,张女士的花费竟超出3万多元。
“装修前谈得很好,家装公司很负责地跟我说许多材料都有质量保证,施工也会相当细心,可等顶子做完、地板铺完之后便大失所望,完全不是之前说好的那样,地板味道刺鼻,顶子粗糙,水池墙面出现了裂缝,但家装公司说这些都是合格品牌,重新做就还要再掏钱,每天不是这个费就是那个费,新房子装的一点也不愉快”。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市民同样反映,对于家装公司的全包套餐在开工以后往往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让业主多掏钱。“套餐里写的一套,装修又是另外一套,许多项目都没法一一对应,简直太坑了。”张女士回想起去年的装修经历时气愤地说。在装修行业干了十几年的某装饰公司副总王先生透露,如今装修行业竞争压力很大,有的装饰公司甚至专门针对竞争对手“出招”,尤其会在“报价”上大做文章,双方报价不相上下。很多业主为了省钱,自然会选择报价较低的装饰公司。殊不知,这样一来往往会掉入报价“低开高走”的陷阱。
市民李先生家在装修进行到铲墙这一步的时候,装饰公司忽然要求加钱,他大惑不解,回头看了看装修报价单才发现,里面的确列举了“铲墙”这一项,可是后面的报价均为“0”。正因为当初看漏了眼,李先生不得不为此“买单”。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家装过程中的“隐蔽工程”也会影响报价。“尤其是半包,大家做的都一样,半包做完后,家里看起来就是白墙、吊顶之类的,没有什么区别。”设计师曹小姐说,这里其实许多东西是看不到的,比如:水电、砌墙、墙面修补、防水防潮、墙面批荡、地面找平等等隐蔽工程,不懂这里面的“猫腻”,业主就会吃亏而不自知。就拿下水道包管来说,采用隔音棉或只是简单地用水泥在外面糊一下差别很大。
除了家装过程中的种种猫腻,市民在装修完后的保修也颇有怨言。多位业主都表示目前的保修往往是空谈,商家有多种理由搪塞消费者,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或施工之后发现的瓷砖断裂不由分说便属于“人为因素”,上门服务费没有明确规定,只是根据维修工人的判断。除此之外,大多数家具、建材产品在销售时不会出具明确的保修单,销售人员往往不会主动向消费者介绍关于售后服务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