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做长旅游旺季让阿拉善旅游“淡季不淡”
内蒙古新闻网  14-10-21 17:13 打印本页 来源: 阿拉善日报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期间,伴随着额济纳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等几大节庆活动的举办,“苍天圣地”阿拉善引得八方宾客纷至沓来,各大景区人潮如涌,旅游市场呈“井喷”式增长。

  旺季高峰在带动我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集中凸显出我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如,黄金周期间,三旗旗府所在地及主要景区住宿、加油站、停车场等供给量严重不足;宾馆、餐饮、交通价格普遍大幅上涨,巴彦浩特、达来呼布等地平时一百元钱左右的标间价格居然涨到了四五百元,且一房难求。旅游成本过高,使许多游客对我盟旅游“望而却步”。

  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刚经历了“金九银十”的旅游黄金期后,盟内许多景点立马门庭冷落,景区内很难看到游客的身影。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成了我盟旅游产业发展中一个难解的困境。目前,我盟旅游期仅有短短不到半年时间,而且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等几个假期期间,其他时间均为为淡季,这样不仅使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而且还造成了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的闲置浪费,不利于我盟旅游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做长旅游旺季时间,避免旺季游客爆棚而淡季人迹寥寥,使阿拉善旅游“淡季不淡”,应成为我盟旅游业亟待破解的问题。

  我盟旅游资源丰富,景观差异化、独特性、唯一性明显。境内不仅金色的大漠、明镜般的湖泊、苍茫广袤的戈壁、辽阔宽广的草原交相辉映,且拥有“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地“东风航天城”、世界唯一的沙漠地质公园、天边的绿洲“胡杨林”及巍巍贺兰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资源。在这些资源中,很多都可以常年开展旅游,这是促进阿拉善旅游“淡季不淡”的资源条件。如,我盟丰富的沙漠资源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旅游。但就目前来讲,我盟沙漠旅游尚处在开发的初级阶段,大部分景区的旅游项目均以传统的滑沙、滑索、沙滩车、骑马、骑骆驼、沙漠冲浪等为主,旅游项目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产品缺乏差异性,有待进一步创新丰富,逐步拓展沙浴治疗、沙漠探险、动力伞、滑翔机、沙漠露营、蒙古族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层次,丰富旅游内涵。笔者认为,在巩固发展传统大众旅游产品的同时,我盟旅游产品应更加注重引入趣味性、知识性、时尚性、探险性、健身性、猎奇性、互动性等新鲜元素,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对文化、心理、情感、审美等的多重旅游需求,从而达到聚集人气、做长旅游旺季时间的目的。

  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活动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文化活动,旅游发生的根本动因实际上是寻求文化的差异。阿拉善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风土人情绚丽多姿。丰厚的历史、民族和民俗文化底蕴,为我盟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旅游发展中,应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融入具有浓郁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赋予旅游业鲜活的灵魂。只有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才能真正促进旅游市场健康、持续、繁荣发展。

  此外,适当将各种节庆活动和赛事调整在旅游淡季举办并增加活动的频次和内容;积极推出旅游优惠营销活动,如景区门票在淡季降低价格让利游客等,这些,都不失为做长旅游旺季,让阿拉善旅游“淡季不淡”值得考虑的方法策略。

[责任编辑 魏莉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