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获悉,自2004年以来,内蒙古全面推进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700万亩和188万亩,沙区生态总体得到改善。(10月11日《北方新报》)
我区生态建设取得整体恶化趋缓,局部治理趋于好转的良好效果,森林面积达到3.73亿亩,居全国首位。绿化祖国成绩斐然,丰硕成果令人欣慰。这个森林面积全国首位的地位决不能丢掉,必须继续保持,永续发展。
我区横跨祖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搞好绿化,防治沙化,对于国家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区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和三分之一,生态环境脆弱,防治任务非常艰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全区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建设下,700万亩荒漠化土地重现绿色,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88万亩,很不简单。
尽管我们防沙治沙的成绩卓著,但是,也应当看到,治理荒漠化、沙漠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后面临的工作更多更艰巨。所以需要我们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目前尤需解决任务量增加,造林难度加大,成果巩固困难等问题。另外,还需要加大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四大沙地和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的治理建设,巩固沙漠锁边林带,保护和建设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真正把我区建设成为“三北”的天然屏障,京津的防护带,首都的后花园。(田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