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记者走进阿旗新民乡了解到,新民乡党委、政府用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为11个特困户、五保户建起新房,超出补助范围以外的资金全部由政府统一买单。
孙桂兰的新生活映射出新民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广大农民生活的明显变化,而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大幕的拉开,这一民生“福利”也在农民朋友身边不断被放大。
9月10日,新民乡公司村迎来了村委会的乔迁之喜,新建的260余平方米的村部矗立在村子西头儿,10间砖瓦房白墙红顶,格外显眼。办公室、活动室、文化书屋、警务室、会议室、文体广场一应俱全。另外在村部院内还配套建设了“幸福互助养老院”,建筑面积350余平方米,设有宿舍、餐厅、卫生室、棋牌室、洗浴室,面向该村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养老式服务,将于下个月开放入住。
为了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新民乡党委、政府协调各方面项目资金,先后维修、改建、新建村部17个,共计投资近400万元,实现了村村办公有场地、活动有场所。
相距10里以外的敖汉村,又是另一番幸福景象。对于村民王树军而言,改变最大的就是再也不用提水饮羊了。2010年以来,因地下水位下降,全村一半以上的自来水都无法正常使用,这些人只能在附近邻居家提水吃。王树军回忆道:“那时候我养了100多只羊,每天得去后院老王家的水井提水饮羊,每天得提30多桶水,太费劲了。”王树军指着房后的墙豁子说:“为了少走点路,只好把土墙扒了一个豁子。现在好了,今年自来水修好了,方便多了,我又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养500多只也不用发愁羊喝水的问题了。”
今年5月,为了解决敖汉村自来水问题,该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项目资金,投资50余万元,修复主管道2800米、附管道8500米、入户管4800米,检修井2眼,彻底解决了该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每一项惠民政策都对应着农牧民幸福“图谱”中的一个坐标,为了让这图谱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新民乡把“十个全覆盖”与扶贫攻坚、乡风文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结合起来同步推进,除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外,还对村落进行整体规划,拆除破棚烂圈,清除垃圾杂物、粪堆柴堆,变泥土路为水泥路,在房前屋后实施美化绿化,建好文化室、卫生室、便民超市等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年初以来,新民乡分别对122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完成绿化2万平方米,安装了路灯186盏,7个重点村完成街巷硬化28.2公里,新建使用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广场4处,建设美化长城墙1200延长米,建设花池11处1800平方米,清理柴草、粪堆65处,安置移动垃圾箱15个,栽植各类花卉40000株,完成临街墙面改造2000延长米。全乡共有1233人享受了低保待遇,31个自然村有29个村4200户用上人畜安全饮水,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参保率平均达90%以上,农网改造实现全覆盖,各村卫生室、便民超市达标率达65%……
数据,不仅仅呈现出新民乡 “十个全覆盖” 的工作成效,更是一份份能让老百姓直接受益的“民生清单”,该乡正在按照已经规划好的“十个全覆盖”时间表,全力为农民解码“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