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蓝,林木染金;人工湖畔波光潋滟,牛羊成群悠然觅食。深秋时节,记者在霍林郭勒市古城露天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生态复垦区看到,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区,如今已成为空气清新、风光旖旎的风景旅游区。
作为一个因煤而起、缘煤而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霍林郭勒在采掘煤炭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地质环境代价。据统计,建矿30多年来,该市累计采煤1.5亿吨,排土量达5亿余立方米。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和矿区已相连在一起,形成了“城中矿”的独特现状。矿山粉尘和水土流失,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该市一直致力于矿山复垦工作,自1993年开始,先后实施“一退三还”“矿山地质治理”等7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要求矿山企业采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乔、灌、草、花相结合等措施,将矿山生产区建设成为全新的林、草、矿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
通过治理,该市矿山企业基本走上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轨道,初步构建起林、草、矿复合生态系统基本框架。截至目前,该市共完成矿山治理1.88万亩,树木成活率达90%以上,实现了开一个矿、造一片林、留一片绿的目标。
为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开展,该市还创新思维、明确思路,依托造绿、造地、造园、造城4项工程,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整理、城镇化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建立矿山治理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综合编制了《霍林郭勒市2014—2016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方案》,以申请专项资金、企业自筹、市场化运作、本级财政匹配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10亿元,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的投资与治理力度。据统计,仅今年,该市就完成矿山复垦2700亩,地质环境治理9200亩,植树造林1500亩。(记者郭洪申 通讯员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