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家政培训涨技能 好就业后就好业
内蒙古新闻网  14-10-24 16:4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以前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月薪上万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多亏参加了家政培训,挣的多了就不说了,人的精气神也比以前好多了。”今年44岁的李大姐4年前成为了呼和浩特市仁和家政职业培训学校的首批学员,4年后,她已然是炙手可热的“金牌月嫂”,月薪过万、客户称道,并且经常走上讲台为新学员培训授课。在李大姐心里,正是家政培训使人到中年的她来了一次华丽转身。

  事实上,在呼和浩特市仁和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与李大姐同样经历的人还有很多。呼和浩特市仁和家政职业培训学校自2011年创办以来,目前已累计培训8000余人,家政学员结业后,企业还择优吸纳推荐上岗,通过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学员们不仅实现了就业,还实现了“就好业”的目标。据仁和家政服务公司业务经理李彩艳介绍,培训后上岗的保洁员与家政服务员最低月薪都能够达到2500元以上,月嫂则可达到6000元以上,业务熟练后8000元至10000元的月薪也十分普遍。

  高收入源自高素质与多技能,月薪过万背后是优质的服务与过硬的专业能力。以李大姐为例,目前,她提供的月嫂服务主要针对早产儿、双胞胎护理以及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的护理。而应对这些难题的底气则来自于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家政培训。目前,注重家政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增加岗中培训的次数与内容也成为内蒙古各盟市家政服务公司的共识,尝到了家政培训的“甜头”,许多家政公司都建起了自己的培训基地。

  锡林郭勒盟天一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已拥有650平米的家政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今年9月再次投资560万元,建起了全盟最大的家政实训基地。并在其中设立了养老护理、母婴护理、婴幼儿早教、保健按摩等十几个中高级家政培训项目,使培训类别与培训专业都有较大的提升

  同时,各家政公司在开展培训时都十分注重操作能力的提升,据呼伦贝尔市巾帼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张凤金经理介绍,公司除建立培训基地外,还努力开辟实习基地,积极与呼伦贝尔市各大医院、酒店进行合作,使学员们能够走进医院、酒店学习护理、烹饪技能,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还可获得不同等级的证书,更加有利于学员的就业。

  除了各类技能培训外,各家政公司还将学员服务意识和服务心态引导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乌兰察布市乌兰美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就将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与专业课,而公共课的主要是内容为职业规划与职业道德、职业礼仪等。通过这类培训,改变了家政服务人员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与旧有观念,提升了他们的价值感与自信心。谈起以前的自己,李大姐说:“那个时候心里真是没底儿,一想起要和陌生的客户打交道就发怵。”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李大姐心里的这种忐忑逐渐消失了,现在在给新学员培训时,李大姐总会说:“再苛刻的客户我都能应对。”

  通过多项行之有效的培训内容与方式,家政服务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解决农村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就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兴安盟兴安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例,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安排2596名育婴师、7946名月嫂、3776名专业护工、9946名钟点工以及10811名保姆在盟内外就业。

  在继续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工作的同时,部分家政服务公司还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大学生就业这项工作。通辽市超越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先后聘用4名大学生,充实扩大公司管理层次,提升公司整体素质。鄂尔多斯市爱丽雅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也从今年年初开始以先安置就业,再引导上岗的方式,成功吸纳安置待业大学生17人,40岁以下年轻化家政人才近百人,提高了公司家政服务队伍人才年轻化的程度。 (记者 范悦怡)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