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绿色的外衣,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沉浸在秋黄色的基调中。
走进敖乡,远远就看到一位老人安详地坐在自家的木屋前,享受着温暖和煦的阳光,让人不忍打扰。她就是鄂温克族熟皮子技艺传承人,71岁的安塔·布。
“从记事开始,我就跟着父母在山里放养驯鹿。五六岁的时候就会搓鹿筋线了。”谈到她的手艺,老人滔滔不绝。“熟皮子技术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爸爸狩猎回来,妈妈就把动物的皮剥下来,熟制好,再缝成各式各样的衣服。母亲熟制的毛皮不掉毛,几十年不腐烂不变质。”安塔·布说,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她不仅掌握了熟皮子技能,还学会了制作民族服装。如今,她制作的鄂温克传统鹿皮大衣、靴子、手套等被国内外不少博物馆收藏。
安塔·布老人视熟皮子技艺为传家宝,女儿德柯丽是她的第一个“徒弟”。说到这里,女儿看着母亲,脸上露出些许歉意。德柯丽说,其实一开始她并不愿意学熟皮子,因为熟皮子的工序过于繁琐复杂,并且气味熏人。后来,母亲不断教诲,再加上母亲用动物皮缝制的各种样式的民族服装和小饰品吸引了她,她渐渐爱上了这门技艺。
2010年,安塔·布被确定为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做了传承人就要承担更多责任。”德柯丽说,母亲成为传承人后主动收了几个学生,教她们熟皮子、制作民族服装。“我的徒弟都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现在,我女儿和其他几位年轻姑娘已经熟练掌握了熟皮子技艺,而且都可以独立操作了。”安塔·布自豪地说,现在她不用再担心熟皮子技艺会失传了。
安塔·布在乡里还办了几期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达到了授艺的目的。她还带着徒弟们参加乡里猎民技术比武活动,在瑟宾节和使鹿文化节上,展示她们自己制作的民族服装,受到大家的好评。
这两年,敖乡依靠独特的驯鹿文化做火了旅游业。女儿德柯丽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3个月的旅游旺季,她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就能卖5万多元。但老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老人认为,年轻人要挣钱,但自己有钱没钱没什么关系。熟皮子,做皮衣、靴子、手套,做这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幸福。
老人还想把自己的这份幸福传递给更多人。安塔·布说,现在孙女阿丽娅和外孙女阿莱克都十多岁了,等她们再大些,她也要把技艺传给她们。(记者 李文明 李新军 张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