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如今在敖汉旗丰收乡白塔子小学成为了历史。该校200余名师生从2013年12月1日起就享受着免费午餐的待遇,每名师生每个工作日都能享受到3元的免费午餐。
秋分时节,细雨纷飞。走进丰收乡白塔子小学的校园,但闻书声琅琅,诲音谆谆。校园内一棵树干犹如水桶粗般的古树引起我们的注意,驻足观看,但见枝繁叶茂,特别抢眼,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看着我们一脸好奇的样子,该校校长杨宝德告诉我们,这棵树叫文冠果,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每当小满前后,文冠果树都开满雪白的花,芳香溢满校园。
也就是在这个古老的校园,全校师生每天都会享受一顿免费午餐,有时还要加餐,如中秋的月饼、端午节的鸡蛋等。据悉,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该校教师告诉我们,免费午餐是2013学校教师朱景文的儿子朱兆臣为回报家乡,多方联系为该校争取到的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项目。杨宝德说:“这个项目落户在白塔子小学,给全校师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既解决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使孩子们吃得好、学习好,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他们的爱心,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徜徉在校园里,牛毛细雨洗去尘埃,空气异常清新。间或想要淋湿我们的阵阵急雨,对于躲藏在厨房边大杨树下的我们也是徒增奈何。厨师韩庆祥掩藏不住内心的激动:“原来学生饭菜讲究吃饱,现在讲究吃好,午餐每顿3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每到周末,我们都会测算出下一周的用餐计划,然后传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管理委员会。为使每天、每周的菜谱不重复,我们几个厨师认真钻研菜谱,并在饭后征求师生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每天中午免费午餐师生吃到两个炒菜,在荤素搭配的同时注重营养均衡。”
免费午餐喜坏了学生家长金树利,他说:“女儿在一年级,原来很调皮。免费午餐使他懂得了什么是爱,懂得了关心别人。由于农村农活很忙,大部时间都在田地里劳动,中午孩子回家的时候我们没有时间照顾,在学校用午餐也给家庭减轻了负担,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安全。由于在学校吃的好,她零食也不吃了,身体也比以前健康了,学习也更有劲头了。”
朱春美小学生一边吃着午餐,一边对我们说:“免费午餐使我的个子在逐渐长高,体重增加,营养不再缺少,全校的学生都说免费午餐很好吃,谢谢好心人给我们提供免费午餐,长大后我们一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据了解,免费午餐基金是由邓飞等数百名记者、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自2011年4月2日正式启动以来,免费午餐基金使全国23各省份、410余所贫困学校受益,87267名贫困学生告别了课堂饥饿。截至目前,丰收乡白塔子小学共接收到免费午餐基金拨款131514.00元,免费午餐基金还为该校提供冰柜、电风扇、煤气罐、冰箱蒸饭车等食堂设备。
一场秋雨一场寒,可是在这绵绵秋雨中,我竟然感觉不到一丝寒意。不仅我,就连白塔子小学的200余名师生以及那8万多名贫困学生也似乎感觉不到,只感到了来自免费午餐的大爱温暖。(通讯员 姚井东 张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