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身边好人 > 好人故事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身边好人】王利达:幸福就是和娃娃们在一起
内蒙古新闻网  14-10-28 09:5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30年里,他居住在7、8平米的简陋小石窑里却享受着400多颗心灵的敬仰,他收入微薄却把尽可能多的钱省下来给学生买学习生活用品,他每天步行两个多小时走着山路上课,却从未耽搁学生一堂课,他把最好的教育理念钻深研透,把一批批农家学子培养成才,赢得了群众深深的赞誉……

  在家长眼里,他大爱无私;在家人口中,他锱铢必较;在中国数以万计的教师队伍里,他平凡似尘;在一代又一代走出山沟的莘莘学子看来,他却伟大如山,能遮风挡雨,可顶天立地。

  他就是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玻璃圪旦小学教师王利达。

  三尺讲台铸师魂

  沿着薛家湾镇一路向东北驶向304乡道,这里有一个出名的产煤区——窑沟。一路上不时有运煤车辆驶过,掀起一阵昏黄色的尘土,弥漫在沟壑纵横、山路崎岖间。车大约行驶了8公里后到达唐公塔村,记者一行在一处红瓦盖顶、黄墙映日的平房前停下,这就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玻璃圪旦小学。玻璃圪旦小学坐落在山梁上,是准格尔旗目前条件最差的学校,也是唯一的平房学校。准旗教育局在学校布局调整中,为了照顾矿区打工者和方圆30多公里山沟里的孩子就近上学,保留了玻璃圪旦小学。

  走进学校,正在教室里检查暖气片的王利达麻利地结束了手头的活,憨笑着向我们问好。今年52岁的王利达是学校党支部书记,除代课外,还要负责330多个小学生的后勤保障,其中住校的170多个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是他的重点工作,是个名副其实的“男保姆”。当听说是记者来采访时,这个北方汉子显得有些拘谨,宽阔的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神情也有些不自在起来。

  校长评价说:“他就是这么个人,总是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活儿干的很多,却说得很少”。

  在聊天中,王利达告诉记者,父亲生前就是准格尔旗的一名优秀教师。“从小看着父亲站在讲台上,那么多孩子都喜欢他,我就告诉自己长大了也要做一名教师”,王利达认为自己的教师情节是“遗传”的。

  1984年,王利达如愿在准格尔旗窑沟乡牛连沟小学开始了从教生涯。学校坐落在偏僻的山沟里,全校百余学生上学的平均路程达6公里。王利达家距学校10多公里,每天五六点就要起床,步行2个多小时的山路赶到学校。无论刮风下雨,王利达没有一天缺勤,始终都坚守着当初对父亲许下的“一定要做个好老师”的诺言。后来,因为工作需要,王利达到窑沟小学任副校长、校长。虽然时间在改变,职务变了,任教的地方也变了,但王利达为人师表的决心和行动一如当初。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王利达推开门一看就发愁了,天寒地冻不说,这么大的雪还要走山路实在很危险。母亲劝他别去了,但王利达踌躇了一下还是拿起教案出了门。当他踩着没膝深的大雪来到学校时,学生们早已等在了大门口,七嘴八舌地喊着:“老师来了!老师来了!我们都以为老师不来了呢。”

  “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当时我的心里非常热乎,觉得这些娃娃太需要我了,我必须留下来好好教他们做人、做事。”讲到这里时,吃过那么多苦、受过那么多累都不吭一声的王利达却两眼泪花、声音哽咽。

  为了教好孩子,多年来,王利达不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一有空就听课、讨教,提升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他摸索出一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案,能够把新课标中的要求熟练地运用到课堂当中。王利达的勤勉耕耘换来了硕果累累,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窑沟小学在全旗40多所小学的统考中名列榜首,而王利达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旗“拔尖教师”。 2008年,王利达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宁夏大学的大专文凭。他总结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同事的心得,撰写了《促进“差生”的转化》一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得一等奖。

  2010年,在学校布局调整中,窑沟小学被撤并,王利达带着学生一起到了现在的玻璃圪旦小学,分管后勤总务工作。虽然离课堂远了一些,但他的心却依旧装满了学生。现在,旗里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免费教育,但他仍然关心着贫困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玻璃圪旦小学的生源情况特殊,很大一部分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和务工子弟。针对这些实际情况,王利达跑东跑西地找熟人、见朋友,希望大家能出点力帮助那些贫困孩子。在他的带动下,全校教师与贫困生结成了帮扶对子,9个单亲学生和孤困儿童获得了社会上7位爱心人士的结对帮扶,20多名贫困生得到了周边企业的捐助。王利达的实际举动如春日般照亮了那些孩子的心灵,也带动起了更多的人奉献爱心、温暖生命。

  在学校的教职员工看来,王利达就是个事无巨细的“能人”,除了教学水平高之外,其他的特长还多着呢。水管坏了找他,厨具坏了找他,甚至食堂要腌咸菜也找他。“我上个星期六日没回家,和食堂的大师傅们一起把过冬的咸菜腌了,后勤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得把娃娃们照顾好,让他们吃好喝好,他们才能好好学习呀!”憨实的王利达正是凭着满腔大爱获得了2011年自治区“先进德育工作者”称号。

  30年里,王利达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同事离校时,他总会说:“没问题,有我呢,放心吧!”有人问王利达,是什么让他在艰苦的岗位坚守了30年。他淡淡地回答到:“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做别的,换地方,我心里不舒服。为了这些娃娃们,我干甚都愿意。”

  准格尔旗教育局副局长王广源说:“这些年,我们准格尔旗发展迅速。凭王利达的教学成绩,他完全可以提出调离艰苦的环境,可是他从没有过这方面的申请。”

  因为这份“喜欢”,王利达放弃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