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将法治精髓融入点滴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14-10-28 10:14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已于1999年写入宪法,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相较之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容更为丰富完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理解。

  法治体系是一项包含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监督等在内的动态社会治理体系,其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徒法不足以自行”,纸上的法律最终需要依靠执法、司法和守法等方式,真正作用于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将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心,从以构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主,逐渐转向完善法律体系和加强法律施行并重。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治理的法治化是法治国家的关键。尽管传统中国也有清廉吏治观念与实践,但现代法治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与监督,在范围和程度上远超传统。法治政府需要处理市场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需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法治政府,需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来控权,需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并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只有对现代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约束,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人民幸福生活。

  法治体系并非唯法独尊,而是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绝非仅是法律条文或法律规则的治理,而是人民普遍遵从“制定良好的法”的状态。法治的条件之一是良法之治,而判断良法必然需要仰赖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价值。世界法制史上,有违朴素道德观的“精妙”法律制度设计,往往不易为公众理解和接受,也常常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因此,构建法治国家,不仅要讲法,还要德法兼备,具有道德引领的法律才能是讲理、服众的法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中国的法治建设作为后发事业和民众的迫切要求,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引领方向,而不能走欧美国家自然演进的法治国家发展路径。有党的领导,才能厉行法治,有序推进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在司法领域,党的领导也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坚强后盾,比如推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划设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等制度,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这类重大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将增强公众对司法的信心,进而增强对法律的拥护和信仰,确保法律的权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律体系”虽一字之差,但内容更加全面综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高度概括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各层次、各方面,值得每个人认真学习和领悟,将法治的精髓贯彻到点滴生活。(作者姚海放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