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带动工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总投资3亿元的江苏天冠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建设;先锋纺织5.5万锭细纱扩建和前纺改造项目完成了方案设计、可研和能评等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金耀30万件服装生产平稳运行,扩大招工有序推进;从广东惠州引进的投资4600万元、占地160亩的水貂养殖项目,从大连引进的投资2500万元、占地150亩的肉羊养殖项目落地实施。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安排劳动力就业1000多人,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就业模式。
劳务输出工程。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并从镇到村都成立了劳务输出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选配138名小组干部和38名外出务工典型担任劳务信息联络员,在全镇形成了以政府为龙头、劳动保障所为主体、村组为补充、驻外信息联络员为桥梁的“四位一体”劳务输出网络。抽调专人对全镇14个行政村、132个村民小组及一个城镇居委会的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完善劳动力信息库。同时,依托村农业技术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培训资源,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发展“订单劳务”,促进全镇劳务输出由盲目型向定向型、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全镇有4200多名劳力身怀一技之长,离土离乡务工经商,每年至少可赚回4000万元。另外,该镇还有1000多名劳力立足本地谋发展,早出晚归,或到城里跑买卖、跑运输,或到镇内外当木工、瓦工等,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就业援助工程。对辖区困难家庭逐户摸底调查,对其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就业能力、择业意向等进行登记,建立困难家庭档案和工作台账,实行动态分类管理。主动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广泛宣传动员、鼓励企业吸纳困难家庭人员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吸纳困难家庭人员就业;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今年1-9月,共收集各类用工信息40条,提供公益性岗位就业10人,为个体创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就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