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的评比工作每三年进行一次。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我市累计投入一个亿。钱花在了刀刃上,创城工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三年来,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如同一场春雨润泽了万物……
对此,在红山区工作的李明艳有着深刻的体会:道路更宽了,环境更美了,路灯更亮了,生活更舒适了;闯红灯的少了,随地吐痰的少了,文明礼让的多了。如今,漫步街头,不论是集贸市场、大街小巷,还是休闲广场、居民小区,随处可见整洁有序,四处可睹温馨文明。
我是谁——我是赤峰的一员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在创城工作中,我市围绕加强城市管理,集中开展了市容市貌、市场环境、交通秩序、基础设施、窗口行业、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社会文化环境八项整治行动。
这场战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实实在在地讲,创城工作不仅仅是市委、市政府的事,还是一个由点及面的工作,涉及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赤峰制药厂的张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环境的改变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每个人都做到位了,城市的环境才会改变。比如说每一个驾驶员都能够文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不高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能够有序排队、文明让座;不乱贴乱画、私搭乱建……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大大改观。”
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城市的品位。因此说,这是一场超越自我之战。
为了谁——为了百姓的幸福
城市更文明,市民更幸福。经过三年来的努力,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变化,街面干净了,市场有序了,交通文明了,环境优良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了,这个城市更加美丽了。
创建,直接惠及了百姓。创建,顺了民意,暖了民心。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记者手头的一份《赤峰市创城工作督查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市在创城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依然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明传播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公共秩序和公共环境方面还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同时市民素质、社区建设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战役。
改变习惯不容易,提升自己、创造幸福也不容易,因此,创建文明城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认识。
正如市领导在创城工作会议上所讲,“要取得文明城市创建的成功,就要发挥好自身优势,走自己的路,突出自己的特色亮点,要立足现实,靠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艰苦努力,改善城市的条件和环境,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只要有这样的目标和态度,相信我们的城市会一天天漂亮起来,魅力赤峰的梦想终究会实现。
依靠谁——依靠全民参与
不可否认,在创城之初,一部分市民对于创城工作颇有怨言。
“条条框框多了,受到的限制多了,生活中失去了自由。”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个别市民的抱怨。但是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创城是为了城市形象和品位的提升,更是为了让市民增加幸福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创城工作还得依靠全体市民的努力。
所谓依靠全体市民,依靠的是市民主人翁意识的体现。创城不仅仅是几个政府部门和窗口行业的事情,它与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创城没有局外旁观者,每个人当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摒弃陋习,支持创城工作。创城在于细节,如果作为个体的每个市民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那么良好的社会风气将自然形成。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
创建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的惠民工程,只有依靠每一个市民的自觉行为,创城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