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划分,构建网格。每个村组根据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按村民居住情况设置网格。社会网格化管理分为两级,村整体为一级网格,村民小组为二级网格,并绘制网格管理区域图。实行格长负责制,分别由村支部书记、居住在本村的党员中心户担任,确保管理区间、管理对象、管理时限和管理环节全覆盖。
整合力量,精细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后,由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安监、计生、城管、网格管理员、治安协管员组成服务团队,立足网格开展宣传政策法规、收集基础信息、反映群众需求、调处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参加群测群防、协助解决问题等工作,重点做好网格信息的收集、受理、处置、报告、反馈。
完善方式,加强管理。由镇派出所对人口信息及时进行更新,并整体录入微机,建立人员管理信息平台,更好地完善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积极开展技防措施进村入户工作,达到重点地段视频监控节点布控,形成村内闭合网络。
健全机制,有效运作。建立台账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详细登记每个网格内住户的详细资料,建立网格管理基础信息台账,进行登记、汇总、分类,年底将各级台账归档由村支部统一管理;建立例会制度。村支部每月召开1至2次网格管理例会,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已解决的进行通报,未解决的进行会商、分解或上报,做到群众意见及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建立督查考核制度。结合各村实际,分别制定网格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并按考核办法定期对网格管理人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奖惩,确保镇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