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记者专程来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考察过的多伦南沙梁。放眼望去,只见樟子松林郁郁葱葱……在考察点东北300米处,一座遗弃的房屋废墟在满目苍翠中格外显眼。
今年已83岁的赵成祥老人曾是这座老房子的主人。据他介绍,他当时是林场职工,为了守住风沙带边缘,在沙地边盖起房子并住了下来……但到了1997年,他铲沙、挡沙的速度怎么也跟不上风沙蔓延的速度了。越来越厚的沙子漫过2米多高的屋顶,他只能退后500米又盖起新的房子。然而仅仅2年时间,房子就再次被沙子漫过,无奈之下,一家人只好搬到了县城。
据2000年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当时该县的风蚀、水蚀、沙化面积达3365平方公里,占到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
据介绍,多伦县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距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是当时距首都最近的风沙源。从这里呼啸而起的漫天沙尘,一路肆虐直抵京津地区。
“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得!”2000年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多伦考察沙化情况。站在南沙梁光秃秃的沙包上,他作出了以上重要指示。
一场治沙止漠的生态建设大潮就此在多伦大地迅速展开。该县把生态建设与保护摆到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卓有成效地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过采取封、飞、造、禁、移、调等措施,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当年,他们首次提出“生态固基”总体思路,2003年、2006年又先后确立了“生态立县”“生态大县”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同时,还实行全年全境禁牧,坚持一手抓禁牧,一手抓种树。
在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的曲家湾村,率先围绕山地绿化和水库周边栽种起水源涵养林。仅2002年至2012年,就完成造林5800多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8%;户均造林240多亩,人均有林地达70亩。
吴文龙是该县大河口乡大孤口村5组组长。在生态建设造林战役中,他们组共种植林地2600多亩,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
统计显示,2000至2010年,该县已累计完成沙地围封230万亩,在沙源治理工程中实施人工造林24.55万亩、飞播林草21万亩、封山育林52.2万亩、退耕还林74.8万亩、义务植树400万株;同时转移沙区人口2434户、11516人。
多伦县副县长赵宏介绍,2000年之前,多伦植被总覆盖度不足30%,到2010年已提高到80%以上;2000年以前森林覆盖率仅为6.8%,到2010年已提高到了28.7%。
为进一步提升林业整体水平和生态建设发展后劲,自2011年以来,该县又启动了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规划用5年时间营造樟子松130万亩。截至去年底,已完成造林85万亩。预计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过去“沙中找绿”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绿中找沙”的喜人变迁。(记者 相恒义 巴依斯古楞 陈春艳 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