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和31日,市纪委在呼伦贝尔日报上通报了关于中秋和国庆节期间开展明察暗访的有关情况,将各种“四风”问题予以曝光,两次通报批评涉及全市14个旗市区124个单位172人。
毋庸置疑,不遵守工作纪律的行为如此之多,再一次证明了反对“四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在一些机关单位和部分党员干部身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尚未销声匿迹。在中央提出“简政放权”,力促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由“四风”滋生而导致的脱离群众的危险,严重威胁着改革发展的局面。这种不良的作风,不但会间离党群、干群关系,更会窃取改革红利、压缩改革空间、动摇执政之基。
对涉及“四风”问题的公开通报,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四风”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和坚决整治的决心,也表明市纪委将纠正“四风”进行到底的魄力。对顶风违纪行为的曝光,是警示,是教育,是挽救。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为戒,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眼,上班时间不该看的不看。
正面的榜样激励学习,反面的典型引发反思。虽然我们期望多涌现出一些诸如焦裕禄、孔繁森等正面典型的好干部,但是也应正确对待身边出现的“反面典型”。通过对这些被曝光行为的反思,可以反观自己在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表现,从而主动地避免此类事件在自己身上发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在决定做每一件事时须谨慎,因为监督无处不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学会严于律己,任何时刻都不忘记自己公仆的身份。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