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北疆先锋】“明星村”先鼓口袋再富脑袋
 

  深秋时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红明村村民收完大田庄稼,开始忙着打理温室大棚的蔬菜,再过两个月,这些反季节蔬菜就能赶着行情上市了。村民李大军信心十足地说:“少说也能收入三四万块钱,这得感谢村党支部带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红明村土地多、土质好,耕地总面积5.6万亩,人均耕地近10亩。然而这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明星村”,却始终延续着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种植结构单一、广种薄收成为困扰群众致富的“绊脚石”。

  面对群众盼富期待,红明村党支部转变发展思路,打出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的“富民牌”。村党支部一班人先后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到山东寿光观摩设施农业,并邀请技术人员来村实地考察指导温室种植。群众对新事物有疑惑不敢接受,党支部便发动党员先行示范,通过旗里补贴一部分、镇里拿出一部分、村民自筹一部分的方式,建起20栋标准化温室,当年亩收入3万多元,村民第一次尝到了设施农业的“甜头”。

  有了新产业,村党支部又把创富目标瞄准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筹资实施1500米中心油路建设、3千多米渠道衬砌节水工程等,为红明村长远发展积蓄后劲。2011年底,经过多方争取,总投资1亿元的自治区高标准3万亩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落户红明村,实施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3000亩温室大棚建设、300户整村推进工程……红明村迎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截至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0980元。

  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产权纠纷等矛盾,村党支部组织72名党员召开“诸葛亮会”,对征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认真梳理解决,让群众参与集体决策的事儿,解开群众心结。目前,党员议事小组先后帮助村“两委”化解矛盾纠纷56件,气儿顺了的村民铆足了劲儿抓生产,致富路上奏响悦耳的“和声”。

  村民口袋鼓起来后,村党支部开展“干净人家、精巴媳妇”、“十星级”党员、优秀村民等评选活动,目的是让村民的“脑袋”也富起来。该村先后筹资100多万元,完成巷道硬化和树壕衬砌2500平方米,完成中心油路通道绿化工程,新建村民休闲广场和文化活动室,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配套建成“农家书屋”,让村民切身感受城里人的生活。(记者梁海龙 通讯员冯美霞)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