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土默特左旗白塔寺修缮竣工并举行开光大典
内蒙古新闻网  14-11-06 19:0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 巴菊媛)11月6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境内的藏传佛教寺院白塔寺举行了“修缮工程竣工仪式”及开光大典。

  上午10时,当地约3000人参观了该寺院,部分信众在新修缮的山门、千佛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前祭拜。

  10时30分,来自内蒙古大召寺的主持赵九九、土默特左旗喇嘛洞活佛王铎扎木苏等一众僧人,在新修缮的大雄宝殿内举行开光大典。

  16世纪70年代,内蒙古土默特万户首领阿拉坦汗引入藏传佛教,形成剃度喇嘛、广建寺召的高潮。当时的土默特地区可谓“寺召林立、信徒遍地”。呼和浩特地区素有召城之称,“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即形容当时的召庙之多。白塔寺即为呼和浩特地区的“七十二个绵绵召”之一。

  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副旗长其木格在修缮工程竣工仪式上说,白塔寺,亦名增祺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道光年间扩建。为一座藏汉结合式的藏传佛教寺召群组,清末民国期间衰落,建筑受到一定的破坏。“文革”中损毁更为严重,白塔及大部分建筑被破坏,仅存经堂5间。

  土默特左旗文物馆馆长王兰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当地旗委、政府部门将白塔寺修复保护工作列入日程。2012年6月正式举行修缮开工仪式,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已成功复建了白塔、山门、千佛殿、大雄宝殿,维修经堂、添建钟楼、鼓楼等。

  王兰柱说,佛殿原供三世佛,面阔9间,现全部按清代嘉庆年间复建。天王殿面阔三间,前置廊柱,按原状复建。在建筑技术上,新修缮的白塔寺,把藏汉两种形制的典型特征都包含在内,而这种民族形制则成为藏传佛教在大漠南北蒙古地区、蒙古民族建筑的特有形式。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