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舍必崖村新貌。
10月中旬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已经寒意阵阵了,但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的蔬菜大棚里温暖如春,菜农们正忙着种菠菜、油菜、生菜等青菜。“冬天青菜少,种好了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村民刘永强干劲十足地说。
舍必崖村的土地是沼泽退化而成的盐碱地。“土质很差,一下雨就涝,天一晴就干裂、泛白碱,庄稼很难种啊!”村民李秀珍说。上世纪90年代之前,村民主要靠种地为生,生活十分困苦。“能带着村民养牛、种菜,不再过苦日子,我这辈子挺满意的。”58岁的村支书云海忠微笑着说。
继承传统养牛脱贫
“舍必崖”是蒙语“沙巴日淖尔”的谐音,意为“沼泽地、烂泥滩”。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蒙古族牧民放牧于此。新中国成立后,舍必崖由以前的半耕半牧变成了单纯的农业区,种植高粱、莜麦等杂粮作物。
1977年,在时任村支书云和善的带领下,村里养了十几头奶牛以增加副业收入,而当时奶价太低,基本上相当于赔钱养牛。“幸好当时是村集体养牛,否则就养不下去了。”当了30年兽医的潘来旺说。但正是这次对村里养牛传统的恢复,使村里老人们养牛的经验得到继承,并培养了像潘来旺这样的“土专家”。
上世纪90年代初呼和浩特市开始发展乳业,1993年组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推广“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伊利公司出部分资金帮助农民购买奶牛,采用“代养”的方式,将牧场建在农户家中。由于有养奶牛的经验和“土专家”,舍必崖村的奶牛成活率高、鲜奶质量好,伊利给予的支持不断加大,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牛。
2000年,在呼和浩特市“奶业兴市”的政策背景下,云海忠先后申请到了600余万元专项资金,建成了规模为160户的标准化奶牛小区、6个现代化奶站和1个奶牛综合服务站。舍必崖村奶牛存栏量峰值达到2800多头,日收鲜奶30吨,成为“青城养牛第一村”、伊利的重要奶源基地。2005年舍必崖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为7200元,完全脱离了贫困。
不囿过往种菜致富
“农民是简单的。见到了实效,养牛就成了舍必崖村民唯一的生产方式。他们为养而种,当时村里的地种的都是喂牛的青贮玉米。”赛罕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韩玉梅说。到2005年,舍必崖全村养牛已经进入第12个年头,养牛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村民所掌握的都是养牛的经验和技术。
2005年,赛罕区发展近郊农业,推广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云海忠没有囿于“青城养牛第一村”的光环,而是敏锐地把握住了政策的变化:“伊利开始在呼市周边建设现代化牧场,村民个体养殖奶牛的效益会越来越差。而呼市的蔬菜价格一直比较高,种菜应该更赚钱。”但是要在舍必崖村种菜近乎于“天方夜谭”:村里的土地是盐碱地根本不适合种菜,村民对于早已形成的养牛挣钱的共识难以在短期内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