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正蓝旗认真查摆“四风”问题,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1至9月,民生投入4亿多元,同比增加8262万元,增长25.39%,实施的系列民生工程让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完成“7+4+10”整治任务。该旗压缩会议28.3%,压缩文件30.2%,压缩评比达标表彰活动4项,减少22.6%;减少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268个,减少50%。清理审批事项方面,取消71项、暂缓25项、合并16项,精简幅度达28%。审批事项办理时限进一步缩短,办事流程由7个工作日缩至1到5个工作日。腾退办公用房3752.3平方米,对旗四大班子17辆越野车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清理处置3辆超标公务用车。“三公”经费在2013年下降35.3%的基础上,再下降11%。集中开展明察暗访活动6次,发现纠正吃拿卡要、庸懒散拖、挥霍浪费等问题4起。查处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29起,关停整顿污染企业5个。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15项。查处“吃空饷”3人。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嘎查村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241个,65个嘎查村设立党员中心户。针对群众看病难问题,与北京安贞医院达成医护人员帮带协议,加快推进医院人才对外交流合作;新建苏木卫生院1所、嘎查村卫生室7所,方便农牧民就近就医;针对农牧民合作组织贷款难问题,由政府贴息,年内协调农行投放5700万元金融扶贫贷款,用于50个农牧业合作社、50个家庭牧场和重点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问题,安排50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创业;设立400万元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从事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农牧民和非遗传承人自主创业;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引进规划总投资12亿元的宏江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年加工200万吨原状粉煤灰新型环保建材及微晶玻璃等配套延伸产品生产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为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投入1680万元,新建4所操场,并向群众开放;针对奶牛村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问题,采取捆绑项目资金、政府配套、牧民自筹的方式,计划在桑根达来镇新建500户的牧民新村,转移安置5个移民奶牛村,改变移民村人畜混杂、环境污染、生产空间不足等状况。落实“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投资8350多万元,使3720户9536人受益。(卞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