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赤峰在市县两级推行公职律师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本报赤峰11月14日电:这几天,刚刚和翁牛特旗政府续签了常年法律顾问合同的杨淑岚忙得脚不沾地———旗里委托她代理的一起赔偿纠纷案件正到了节骨眼上。
杨淑岚是内蒙古兴合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作为6个旗县区政府的法律顾问,她和所里的律师们每逢政府开会研究涉法的重大事项,总是应邀到场。近3年来,兴合律师事务所为政府提供咨询200多次,出具法律意见书40多件,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处置40多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赤峰市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巩固扩大过去取得的法治建设成果。几年来,赤峰市在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和部门试行公职律师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让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习惯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目前,全市行政机关共有10名公职律师,其中市级5名、旗县级5名。在全市行政机关和部门中,有41家单位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12个旗县区政府有11个聘请了法律顾问。
邢长青是翁牛特旗政府的公职律师,几年来代表政府应诉40多起案件,参与起草规范性文件30多件,清理规范性文件近300件。他在乌丹商贸物流园区项目的决策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法律意见,使政府避免了因程序和细节上的疏忽而引起的纠纷。同时,他还参与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合同的草拟、审查、修改,许多法律意见被采纳。
赤峰市政府的公职律师在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和政府法制办的干部一道,筛查每个审批项目的设定法律条文和依据。经过几轮“剥笋”式的梳理,从去年至今累计取消下放30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比例达到74.3%。
“公职律师和社会律师各有所长。”在自治区律师协会副会长鲁晓梅眼中,公职律师熟悉政策,擅长解决行政司法问题;而作为政府法律顾问的社会律师,涉及领域比较宽泛,能站在第三方角度解决各种法律和社会问题。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让旗县区政府尝到了甜头。几年前,巴林左旗政府在处理一起国有矿产资源纠纷案件中,让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其中。律师经调查发现,这座矿山采用虚假转制的手段非法注销原国有企业,虚假注册新的民营企业来转移侵吞国有资产。在法庭上,法律顾问据理力争,政府最终胜诉,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13亿元。在克什克腾旗出租车司机因经营权集体上访事件中,法律顾问王少新提出要考虑出租车司机切实的权益,并和旗里一道制定纠纷解决方案,使这个持续了20多天的信访案件得到满意解决。几年来,旗县区政府法律顾问在重大信访事件的处置中,统筹政府的要求和百姓的诉求,使一批矛盾纠纷及时化解。(记者 徐永升 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