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这一年真是不白干!”
春种秋收,谁最开心?当然是农民兄弟。
今年的秋收,对于蒙富强来说似乎有更多的喜悦。因为在春天的时候,他调整了种植计划,把70亩地全部种上了马铃薯种薯。
秋收完毕,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一位客商以每斤0.5元的价格全部买走。
蒙富强是达茂旗乌克镇东土格牧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我们东土格牧村有60多户,基本上没有外出打工的,全部在家种植马铃薯和葵花,家家户户年收入都有10多万。”
达茂旗农牧业局党总支书记张毅说:“我们注册的‘达茂马铃薯’商标已被认定为包头市知名商标,并在今年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技术审查,预计年底就会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获得‘地理标识产品’保护”。
乌克镇清水湾新村的张万林今年种了150亩马铃薯,目前已全部起收完毕,算罢账,老张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政府给上了滴灌,亩产达到6000多斤,如果按每斤0.5元算,一亩地的纯收入能达到1500元,这一年的纯收入轻松就能上20多万。”
张万林告诉大伙儿:“现在地里有滴灌,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又帮咱选种子,定肥料,夏天还及时帮我们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你说这产量能低吗?说句心里话,过去马铃薯的单产、品质和现在真是没法儿比,我们这一年真是不白干!”
据了解,为了帮助农民销售马铃薯,达茂旗注册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化协会、行业协会和购销协会7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培养发展马铃薯经纪人300人,在北京、上海、武汉、大连、广东等地注册了营销公司,形成了马铃薯四季销售网络,总体营销能力已经达到25万吨。今年达茂旗共种植马铃薯40.6万亩,鲜薯产量预计达到10亿斤,目前鲜薯销量已经达到30%左右。
“暂时没有销售出去的马铃薯,怎么办?”
张毅的回答底气十足:“今年旗政府投资200万元,在石宝镇和小文公乡新建了95座贮窖。现在全旗共有大中型贮窖4500座,马铃薯储存能力达常年总产量的60%左右。”
“卖一部分鲜薯,再贮存一部分进行反季节销售,今年我们又建起了淀粉加工厂,全旗5家淀粉加工厂已经具备2.2万吨淀粉、16万吨鲜薯加工能力,占马铃薯常年产量的30%左右。”
不再担心马铃薯冻在地里,也不用担心马铃薯卖不出去,今年秋收,达茂旗农民的心里很踏实。(记者 王国英 通讯员 黄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