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刻在巨石上的段建珺剪纸。
会呼吸的剪纸
段建珺在创作剪纸作品的时候总是非常专注,由于长期使用剪刀,他的手上长着厚厚的老茧,抚摸着这些创作“痕迹”,段建珺笑称:“这是老朋友了。”
在段建珺的眼里,家乡的每一座山,每一片草地都仿佛是一幅幅静美的画卷,让他产生无限灵感。在段建珺看来,剪纸是会呼吸的,那些作品都饱含着创作者的喜爱和寄托,每一幅剪纸作品都带着手的温度。(赛男)
“不着调”的会长
身为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段建珺却又把不少精力投入到博物馆上。2007年,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落成,这个被誉为“最形象的博物馆建筑”凝聚着段建珺的心血。看着每天蹲在博物馆里研究展品的段建珺,朋友戏称他有点“不着调”。对于这个看似和剪纸不着边的工作,段建珺解释说,博物馆里面蕴藏着大量的历史痕迹,这些都和剪纸创作密不可分。只有将历史,甚至考古相结合,剪纸作品才会有生命,有深度。(赛男)
小传:
段建珺,男,汉族,1973年出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中国剪纸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民族剪纸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段建珺的剪纸所表现出来的是充满生命张力、充溢着浓烈草原独特生命气息的艺术之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名扬剪纸界,被誉为中国十大“神剪”,是中国北方“草原剪纸”具有代表性的杰出剪纸家,成为中国当代剪纸界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