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呼和浩特日报》11月18日报道 呼市人基本都知道回民区有一条具有代表性的街区——牛街。而位于这条街上的几个小区都曾因年久失修、管网老化而变得破旧不堪,为此,我市先后投入改造资金4300多万元,为牛街上11个小区改造了污水管网,并做了墙体保温。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真正暖了老百姓的心窝。
近年来,随着首府呼和浩特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栋栋崭新靓丽的楼房拔地而起,一座座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小区倍受瞩目。然而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多建于上个世纪的老旧住宅小区却因为跟不上节奏而黯然失色。据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呼和浩特全市共有老旧住宅小区1535个,面积220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40万户。这些小区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时代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住宅区,而且大都没有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因此多年来疏于管理维护,与新建并已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形成了明显反差。如何改善居住在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和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与实惠,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要民生课题。
面对这种现状,为了提高我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关注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展示首府良好形象,2009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市区老旧住宅小区整治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对全市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做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由市房管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市四区政府负责具体实施,至此,以环境综合整治、房屋整修养护、完善配套设施、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改造内容的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同时列入年度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通过整治改造,要基本实现房屋全面整修养护、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观、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节能改造得到落实、长效管理落到实处和安保措施落实到位的整治改造目标。
2009年,全市共投资6000万元(其中市本级投入2000万元,市四区投入4000万元)对604个无人管理小区进行了拆除临建、违章建筑、硬化地面、建筑物内外粉刷、整修或新建围栏、修缮门房等基础性的改造,解决了部分老旧住宅小区基本的保障型管理问题。在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市从2011年开始了比较彻底的综合整治改造,2011年至2013年全市共计划投入资金13.34亿元(市、区两级各承担50%,市本级实际到位4.34亿元),完成了819个、112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改造,受益居民约21万户、53万人。
今年全市计划整治改造304个小区、34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4.8万户、12万人,计划投入资金10.02亿元,目前已全部开工,地上部分可在本月底下月初前全部完成。部分小区地下管网改造因与全市供排水二次管网改造有交叉,为避免改造资金和人力、物力上的浪费,现已暂停施工,待全市二次管网改造任务确定并完成后,再完成收尾工作。
据了解,2011至2014年我市共整治改造1123个老旧小区,还有400多个小区需要改造,根据未改造小区存量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市的财力现状,拟利用两年时间,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前把需要改造的小区全部圆满改造完成。
“窗户比以前严实了。”“安了防盗门,安全多了。”“做了外墙保温家里暖和多了,冬天不再冷了。”“小区院里绿化了,还安置了体育设施。”……在采访中,改造过的老旧小区居民对小区的变化赞不绝口。通过几年的整治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切实解决了老旧小区居民迫切关心的吃水、用电、取暖等问题,实现了房屋居住安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节能改造落实到位、环境洁净美观的整治改造目标。(记者刘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