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假肢成为张志武生活中的一部分 杨威/摄
穿着假肢的张志武和队员们一起外出作业 杨威/摄
张志武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绰源林业局森调队一名普通的内业技术员,他没有双腿,却对绰源生态功能区31万公顷的森林资源了如指掌;他没有很高的学历,却连续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成为林区森林调查事业的尖兵,54岁的他对GPS、GIS、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运用自如;他身残志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身边的同事,培养了优秀的孩子。
张志武出生于博克图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83年技工学校毕业,分配到绰源林业局森调队工作。1984年春天,年轻的张志武周末回家帮父母干农活,看见两个年幼的孩子在不远处拆玩一个生锈的金属物品,走近发现竟是一枚炮弹(后来得知该炮弹为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遗留物)。还没来得及制止两个孩子的危险举动,不幸就发生了。一声惊天的炸响,两个孩子当场死亡,他的双下肢也被炮弹炸为粉碎性骨折。闻声赶来的村民迅速将他送往医院,为保住他的生命,当即对他进行了双下肢截肢手术,双腿膝下的残肢剩余七八厘米,由于失血过多,手术中家人为他输入高达3500cc的新鲜血液。术后他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医生发现他的肠道三处被弹片击穿,必须立即再进行肠道吻合手术,在手术中先后三次下达了病危通知。脱离生命危险后,医院一个月之内又对他进行了5次大型手术,父母为了给他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这时亲戚朋友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帮他支付治疗费用。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张志武终于符合了安装假肢的条件,1985年8月,他在黑龙江假肢厂安装了假肢。
同乡的姑娘丁淑兰被张志武顽强的精神打动,决定跟他共同面对人生。每天清晨丁淑兰都陪着他到附近的301国道边去锻炼。残肢与假肢接触的位置,肉皮经常被磨破,肉丝浸到包裹残肢的袜套里,一拽就出血,丁淑兰常常心疼得掉眼泪,但是张志武从来没说过一个疼字。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在亲人的帮助下,张志武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漫长的刻苦锻炼,从走一步路都很困难逐渐到生活能够自理,并且两年后又回到了他所喜爱的工作岗位。
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就安排他做森调队内业员工作。张志武把自己的命运与这片森林连结在一起,变得像苍松一样坚毅!
虽然不能出外业去翻山越岭,但他依然热爱森林调查事业,专心研究上了地图。他一方面向外业同事了解资源状况,一方面把地形图、林相图与反馈回来的信息有机结合,脑海中、图纸上浮现了立体而鲜活的资源画卷。几年后,同事们都称赞他为不出门的“活地图”和“森林资源活档案”。
2006年,他会同外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利用计算器现地计算调查小班面积和调查小班闭合差精度”的方法。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5倍以上,提高调查效率3倍以上,又解决了往返山场和单位之间送测量野帐存在的交通不便,每年减少燃油消耗近2万元。这项技术受到资源处的好评,在林区很快得到推广应用,荣获林管局QC小组优秀成果奖,并推荐出席内蒙古自治区QC小组发布会。
2008年森调队引进当今世界较为先进的GPS区划三类调查设计伐区。由于手工填写GPS数据存在无法核实对错的情况,严重影响调查设计质量和设计精度,他萌生了编写一个能及时核对GPS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的想法。经过无数个加班加点,终于编写出了能够对所有GPS野外测量数据进行复核的计算机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达3倍以上,计算准确率达到100%,再次受到林业局和驻局专员办的好评和奖励,该程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林区森林调查设计工作中。
绰源林区曾遭受沙俄、日伪时期的掠夺性采伐。三类调查外业工作中一直沿用砍活立木做为角桩、点桩、区划号、伐开线、工程设计挂号等调查设计标志的老做法,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想到这些,他就像自己的身体受到残害一样的心痛。2011年他创新地提出“用塑封标牌代替砍树做桩,用自喷漆喷号代替砍线外业挂号”的区划方式。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又不影响小队外业工作进展,他亲自深入伐区,进行实地考察定点。因为身体的缺陷,在一些行走困难的地方多次被树枝灌木绊倒。一次,由于假肢脚底螺丝脱落,失去了重心,造成身体多处划伤,回家休养两天,又带伤钻进林子,与同事们一道研究探索,最终完善了这套办法,该成果被评为2012年林区QC成果优秀奖。林管局资源处在绰源森工公司作为试点单位首先推广应用,扭转了砍伤林木作标记的古老做法,开创了林区森林调查设计工作新局面。
随着3S技术和数字林业在林区的推广应用,要求现地作业位置与林相图上的位置越来越精确。张志武作为技术骨干与同事们经过十二天的共同努力,成功完成电子林相图的配准工作。实现配准林相图制图后,由电脑自动判读作业场地在林相图上的位置,调查精度由原来的96.8%提高到现在的98.8%,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3年,他编写的森林综合抚育系统程序,改变了以往森林综合抚育设计以手工为主、计算机填表辅助设计的局面,实现了以计算机为主,只要输入部分数据和调查因子,就可以达到全部表格数据自动计算,设计精度达到100%,提高工效15倍以上,受到林业局和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
行有标尺,动有方向。在张志武杰出表现的影响下,全队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工作氛围,职工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森调队2011年被自治区评为资源管理先进单位。2012年在林管局调查设计质量检查评比中名列第一,受到表彰的同时对2013年度三类调查设计外业工作免检。森调队的调查资质也由多年不变的丁级上升为丙级。
工作上顽强、敬业、创新的张志武,在生活上还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便,穿脱假肢对于张志武来说是每天都要完成的任务,每当忙累了一天脱下假肢的那一刻,这个坚强的男人才似乎卸下了负担。妻子丁淑兰为了替他分担家务,屋里屋外的活都主动承担下来。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也定期帮他拉柈子、劈柈子、刷房子。每到年节都去他家看望,张志武心里十分感激,他越发努力,投入了比别人更多的心力来工作。
张志武身残志坚、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不仅带动了工作中的同事,也传承给了他的孩子。2007年,女儿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正当他喜忧参半,为筹集学费而犯愁时,单位领导及时送来捐款,让孩子圆了大学梦。张志武常常勉励女儿说:“每个人都会面临困境与逆境,只要你努力坚持,就会走出困境;每个人都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只要你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孩子也愈发争气, 2011年又考上了研究生。
不是每种树都能耐住严寒,但是青松做到了;不是每朵花都能不染泥道,但是荷花做到了;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命运的考验,但是张志武做到了。张志武用他残缺的双腿,在浩瀚林海中不断丈量着、探索者,走过了三十年的灿烂年华,用毅力、品格和辛勤汗水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人生无悔的赞歌。(记者赵文萃 通讯员王春起 李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