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区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商贸活跃、交通便利、人才技术资源丰富。该区依托自身区位特点和优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求新求变,保持了全区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前三季度,红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1.8亿元,同比增长8%,三次产业比重为0.8∶49.8∶49.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发展特点鲜明,走出了一条持续稳定的优势发展之路。
减重扩轻 助力工业发展“轻装前进”
在红山经济开发区东侧的赤峰浩克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工地上,记者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挖掘机轰鸣,一排排钢构件鳞次栉比……据了解,赤峰浩克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20亿元,计划于2015年底投产达效。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可带动机械制造、4S店销售等产业链上其他环节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此外,拓佳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嘉隆新材料等大型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项目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红山区政府依托自身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在工业发展中,以新兴技术密集型工业逐步接替传统资源密集型工业的主导地位,给工业“减重”,在控制原有资源密集型企业数量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这一做法既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有力地保护了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同时,高新技术的引进也将为红山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红山区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积极鼓励引导企业“退城进园”,进一步扩大企业产能,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目前,独伊佳牛羊肉深加工等6个项目已竣工试产,蒙欣药业等企业“退城进园”的步伐也逐步加快。
商贸服务 汇通天下盘活经济大格局
红山区依托自身商贸服务业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进一步壮大规模,提升层次,保持商贸服务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最大限度延续商贸服务业惯性发展势头,该区加快万悦城市广场等项目的开工建设,着力引进国内外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带动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
如果说商贸服务业架起了红山区经济的大格局,那么盘活这一格局的就是红山区畅通高效、覆盖面广的物流体系。如今红山物流园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网吸引了赤峰金融物流港等一批大项目的入驻,园区内粮油、钢材等九大专业市场逐步形成,截至9月末已实现交易额265亿元、税收6亿元。
工业发展“轻装前进”,商贸物流乘势而上。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为红山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也保证了红山区比较充分的就业和较为合理的物价水平。截至9月末,红山区新增城镇就业920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