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
内蒙古新闻网  14-11-27 10:2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我区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

  自治区第一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于11月20日上午正式投产发电。

  呼和浩特水资源紧缺,适合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吗?抽水蓄能电站有什么作用?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大青山,实地探访了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

  高山蓄水

  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大青山山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

  压着积雪,车辆一路缓慢行驶,翻山越岭,经过哈拉沁沟峡谷,直至海拔近2000米的大青山山顶。还算平整的山顶上有个巨大蓄水池,一湾清澈碧绿的水,犹如碗中水一样平静。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枢纽由上水库、下水库、引水系统、地下厂房4大枢纽工程组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山顶上的蓄水池属上水库,距下水库不远。为防渗透,蓄水池的边缘由沥青混凝土喷涂,能很好地避免水资源浪费。发电时,只要开启按钮,水就从蓄水池下面的引水管道进入地下厂房,尾水再流入下水库。“引水管道都在山体里,肉眼看不到,包括我们的厂房也在山体里”。

  为何要建抽水蓄能电站?工作人员郭海辉解释,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水源,但它又不同于常规水电站。常规水电站建在河流上面,通过上游水的冲击力发电,流过的水则流向下游。而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的方式,通过上下水库循环利用水资源,看似用水发电,其实用水不多。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依托建设于哈拉沁水库旁,一年用水量仅700万方,是哈拉沁水库总容量的十分之一。

  山窝储水

  从上水库往下走,到一个山窝里,就能看到下水库。上水库与下水库间有500米的距离,距离也是建设抽水蓄能的条件之一。

  郭海辉介绍,随着内蒙古的发展和经济迅速增长,对电力电量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对供电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蒙西电网负荷的峰谷差日益加大,调峰问题越来越突出。另外,内蒙古能源丰富,以风电、火电发电为主,属产电较为集中地区。风力发电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发电,在用电低的情况下,由于电能无法大规模存储,只能浪费。火力发电不能频繁地关停,一直发电的情况下,在用电量小时就会出现电能浪费,若关停时遇到用电高峰期再启动时间缓慢,无法及时满足用电需求。

  为了避免电能浪费,调节用电高峰及用电低谷时期的供电和用电需求,人们就想到了抽水蓄能的“储电”方式。“你可以把抽水蓄能电站看成‘蓄电池’,用电低峰期时把电能变成水能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又把水能转化成电能。”郭海辉说,晚上和早晨的时候,大量的工厂不用电,电能用不完,用多余的电能把水从低洼水库抽到高势能的水库,等白天用电高峰急用时再利用水能发电。

  据介绍,下水库和上水库下面都有引水管道相连,管道建在山体内,形成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

  洞中发电

  距离下水库不远的山体旁,有个大门洞,大门高达五六米,两车能并列驶入。洞壁由混凝土喷涂,洞中灯火通明,车辆驶进约1200米,就看到一个巨大的车间。郭海辉介绍,这才是抽水蓄能电站的核心部分地下厂房。

  厂房上侧,两台黄色的桥机来回滚动工作。地面上,工人们正紧张地调试各种机械。其中,四个直径约10米、深7米的机坑直线并列在一起。厂房的中控室属电站的“大脑”,工作人员坐在办公桌前全程监控电站的各个环节。“只要接到蒙西电网的调令,我们就能从中控室发号施令发电,整个启动过程只需10分钟,远快于火力发电的启动速度。”

  郭海辉介绍,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于2006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达56.43亿元。电站共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目前,一号机组已经投产发电,二号机组年底投入使用,三号、四号机组将于2015年4月、6月投入使用。电站建成后接入蒙西电网,在电网中担任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以及事故备用任务。作为清洁能源,在同等满足电力系统电力和电量需要的条件下,可替代火电装机容量1304.4MW,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1.22万吨,节约燃料费4456.2万元。

  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不仅有效节煤,减少燃料消耗,减轻大气污染,还能优化蒙西电网的电源结构,满足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此外,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还可每年为当地政府增加税收2000万元。

  蓄势待发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约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左右。

  同时,意见中还提到,积极开展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和改革试点。选择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任务重、新能源开发集中或电力系统相对简单的浙江、内蒙古、海南等省份,深入开展抽水蓄能建管体制和运营机制创新改革研究,重点研究探索抽水蓄能电站价值机理和效益实现形式,体现电力系统多方受益的电站价值,落实“谁受益、谁承担”的市场经济规则,并适时开展试点工作。

  郭海辉透露,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可能延伸至包头、乌海等地。目前,此项工作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责任编辑 魏莉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明年就达产
技能培训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