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气逼人。海勃湾区团结新村居民潘秀珍把每天早晨跳舞健身的场地从广场移到了文化活动室内。
11月26日早晨8点,潘秀珍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她和伙伴们一起跳起了广场舞。“实施‘十个全覆盖’后,我们跳舞健身的场地又扩大了,今年给盖了这么宽敞明亮的文化活动室,就算冬天刮风下雪我们也有地方锻炼身体了。”潘秀珍笑着说。
潘秀珍告诉记者,虽然生活在农区,地里的农活很多,但自己非常爱跳广场舞,是个文娱积极分子,今年还参加了村里的忆青春文艺队。
“原来不会跳,也没有地方跳,今年不止有了户外的文化广场,也有了室内活动场所,区里还有老师定期下来手把手地教舞蹈动作。”潘秀珍得意地说,“我现在不止会跳广场舞,还会跳一些民族舞,农闲时的生活可丰富了。”
8点半,海勃湾区宣传文化中心的文化辅导员来到了文化活动室,潘秀珍特别激动,她说:“今天区里有舞蹈老师下来给我们教蒙古舞,这回可是满足了我的心愿。”
伴随着音乐,两名文化辅导员从蒙古族舞蹈手部动作教起,潘秀珍和其他居民都学得特别认真。文化辅导员王欢告诉记者,“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她发现各个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建设得特别好,活动场地也特宽敞,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文化辅导环境。她说:“应农区居民的要求,我们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些精品的舞蹈,比如健身操、民族舞,通过教学我们发现他们特别爱学,学习热情非常高,我们也更有信心教好舞蹈。”
记者看到,团结新村的文化活动室内除了设有舞蹈室、还有棋牌室、地方特色文化室(曲艺室)、草原书屋等,满足不同居民文化需求。在地方特色文化室内,民乐二人台协会的老师正和当地居民们一起,一边唱、一边教,寓教于乐。门口挤满了观看的居民,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上午10点半,当记者离开文化活动室时,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潘秀珍和其他队友们还在认真地跳着舞,掌声和笑声不时传来。(记者 刘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