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兰浩特市打造非公经济“升级版”
内蒙古新闻网  14-12-05 12:0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兴安盟  
 

  非公经济是最具潜力、活力和创新力的经济成分,加快发展非公经济是有效破解发展动力不足、活力不强的关键所在,是扩大就业、促进增收、维护稳定的重要途径。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把“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列为“六项重点任务”之一,进一步突出了非公经济重中之重的地位。2014年,乌市为发展非公经济更是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宽松、优质、便捷的发展环境,全力打造非公经济升级版。

  11月27号,记者来到坐落在乌兰浩特工业经济开发区的大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栋栋厂房崭新靓丽、车间里传出隆隆的机械作业声,宽敞的厂区里摆满了将要销往全国各地的种子,整个厂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正式入驻乌兰浩特工业经济开发区,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公司总投资额1亿元,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具备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两杂种子的资格,是自治区首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发展非公经济,重在扶持引导。2014年,乌市围绕实施“双百亿园区”工程,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注入、科技创新等举措推动非公经济发展。乌兰浩特工业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近40亿元,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七通一平”,现入驻企业78家。同时,乌市将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在城区北部打造了规划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的乌兰浩特物流园区。目前,物流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完成15公里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入驻企业38家,商户1200多户,带动就业10000余人。目前,乌兰浩特物流园区和工业经济开发区均实现营业收入“百亿元”目标。

  2014年,乌市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五个加大力度”重点任务,着力发展非公经济,凝心聚力、转型发展、主动作为,在打好硬件基础的同时,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绿色通道制度”、“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工作机制相继跟进,坚持以“政府就是服务、部门就是保姆”为宗旨,将优质高效的服务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成功举办“政银企”对接会,达成协议22.6亿元,为助推银企解决资金供求问题搭建了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

  为助力非公企业转型升级,乌市以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为主抓手,引进了一大批产业层次高、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非公企业项目。河套酒业、华润雪花啤酒、奥特奇药业、森辉印务等一批较大规模的非公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头雁。乌市非公有制企业已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4个。随着投资领域不断拓宽,非公经济的触角不断延伸,已经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和物流业等新兴产业,推动了乌市产业经济结构的明显改变。

  2014年,乌市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解决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乌市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全国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十佳市”、“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最佳投资环境市”等称号。

[责任编辑 张睿 ]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再见,战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走上公益岗位
微心愿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