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惊!自发热内衣售价高 受老年人青睐
内蒙古新闻网  14-12-05 16:48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近来,各种保暖内衣进入旺销期。日前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商场发现,一种被称之为“过冬神器”的自发热内衣正取代往年的“塑身”、“保健”、“远红外理疗”内衣,成为当季的热门商品。那么,“过冬神器”真的有自身发热的功效吗?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自发热内衣售价高受老年人青睐

  近日,记者在我市国贸商城内衣专卖区看到,除了传统内衣外,一种自发热内衣被商家摆在了显眼位置,并重点推荐。这种被誉为“过冬神器”的内衣,分不加绒和加绒两种,售价比普通内衣高出不少,不加绒价格都在400元左右,而加绒的都在500元以上。尽管这样,记者看到还是有很多老年人对其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向销售人员了解其发热原理。

  记者看到在一款自发热内衣的外包装上,醒目地印着“进口发热纤维丝”、“自行发热”等宣传语,仔细阅读它的说明书发现,其主要成分与普通保暖内衣几乎没有区别,都是聚酯纤维和锦纶,只是自发热内衣中多了一种名为“色拉姆”的纤维材料,含量为3.2%。什么是“色拉姆”呢?销售人员给出的答复是,“能自己发热的材料,色拉姆能够吸收人体的汗液,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再储藏在材料纤维之间形成的空气层中,从而使人体处于恒温环境,达到保暖效果”。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天自发热内衣卖得特别好,几乎每天都能卖出10多套,购买者大多是一些老年人。

  自发热内衣保暖效果一般

  自发热内衣真的能自己发热吗?记者在淘宝天猫网上搜索“自发热内衣”,发现其在网店也同样热销,但在消费者的评价中,有不少人称“感觉和普通内衣没什么区别”、“没有感觉它自己能发热”、“保暖性还行,但透气性不好”,看来自发热内衣并没有自身宣称的功效。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消费者,其中一位男士孙先生告诉记者,他上个月给母亲买了一套自发热内衣,可母亲穿后发现,这种内衣的保暖效果也不十分明显,透气性也一般,更没有什么自发热的功能。孙先生说:“再也不会相信这些‘过冬神器’之类的东西了。”

  “前两年流行远红外发热、保健内衣,今年又流行自发热内衣,这些内衣新名词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可我们也没看出有什么变化。我觉得内衣的保暖性还得看其面料的紧密度和厚度。”采访中,也有一些消费者对自发热内衣明显不感兴趣。

  不存在自发热材料

  自发热内衣的材料真的能自己散发出热量吗?就此记者咨询了自治区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根本不存在能自己发热的纤维材料,这纯属是商家在炒作概念,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即便有些内衣真能自己发热,也是因为其采用将人体自身释放出的热量返还给人体的技术,而不是材料本身有发热功能。以销售自发热内衣商家宣称的色拉姆材料为例,其含有超微粒铁、铜等成分,能够利用人体自身释放出的热量进行储存和传导,从而达到保温效果,并非是这种材料本身可以发热。但是,由于这种内衣质地单薄,其保暖性本身就不如质地厚的内衣,因此人穿着后大多不会产生足够的热量供色拉姆吸收,所以传导热量的效果就很不明显,这也是消费者感觉自发热内衣与普通内衣的保暖效果没区别的原因所在。

  在宝马商城从事内衣销售多年的陈女士也表示,其实年年销售的内衣都差不多,只不过每年都换个概念炒作,无非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带动销售。(记者云艳芳)

[责任编辑 魏莉 ]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再见,战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走上公益岗位
微心愿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