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拉善整治吉兰泰镇违法违规氯化钙取液沟和晾晒池
内蒙古新闻网  14-12-06 11:02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近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加快了整治吉兰泰镇违法违规氯化钙取液沟和晾晒池,与此同时,还督促相关企业对生产中产生的蒸氨原液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在降低环境风险的同时,杜绝小氯化钙企业和个体户生存的基础、条件,彻底整改当地生态环境隐患。

  位于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的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制碱事业部(原吉兰泰碱厂)年产30万吨纯碱项目,是国家“七五”立项、“八五”建设的重点项目。项目于1985年8月取得内蒙古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环评批复,1991年8月开工建设,1994年9月一次性试车成功,1996年10月通过国家计委组织的竣工验收,2007年6月通过阿拉善盟环保局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投产以来,生产中产生的蒸氨废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钙、氯化钠及少量石灰乳)集中排放到企业在厂区东侧建设的蒸氨废液库。按照项目环评结论及建议,蒸氨废液排放符合环评批复要求。制碱事业部制钙分厂已建成年产10万吨氯化钙项目,对制碱事业部排放的蒸氨废液逐步回收制取氯化钙,以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2002年,氯化钙市场逐渐升温,回收蒸氨废液制取氯化钙有了经济效益,围绕蒸氨废液库聚集了大量的违法违规小氯化钙生产企业和个体户,最多时达到65家,总共违法建成大小840个晾晒池、36条取液沟,违法占地面积达420万平方米,随之产生了大量问题和矛盾。一是不经审批随意私建、乱建取液沟和晾晒池,违法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二是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很大影响;三是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存在很大环境风险;四是大部分企业和个体户没有办理项目立项、环评、安评、用地等行政审批(许可)手续,建设不规范,取液沟交织纵横,晾晒池星罗棋布,电线电缆私拉私布,不仅监管难度大,而且环境、地质安全、安全生产隐患严重。

  为规范氯化钙生产秩序,消除环境、地质安全、安全生产等隐患,2008年起,旗政府依法组织相关部门和吉兰泰镇,全面开展了整治工作,相继关停了58家小氯化钙企业和个体户。但受经济利益驱使,在整治取缔并要求复垦违法违规建设的晾晒池和取液沟时,遇到了极大阻力,甚至一度引起暴力抗法。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导致违法违规取液沟和晾晒池整治复垦工作推进缓慢。

  按照自治区、盟委行署的统一安排部署,在2014年9月开始的全旗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矿山整治、维稳信访问题和隐患专项整治行动中,阿拉善左旗将吉兰泰镇氯化钙企业及其氯化钙取液沟、晾晒池整治复垦纳入重点整治对象,开展了综合整治工作。旗国土资源局于2014年9月29日,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向未经批准,违法擅自占用土地建设蒸氨废液晾晒池的6家企业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0月14日,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在阿拉善电视台、阿拉善报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和在违法现场张贴公告,依法告知该地区违法责任主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自行拆除蒸氨废液晾晒池、生产设备和违法建筑物,逾期不拆除的,将依法进行强制拆除。11月17日,相关行政执法单位依法下达了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对违法责任主体做出了“限期7日内拆除建筑物和晾晒池,恢复地貌”的通知,并告知其享有的权利。限期改正期满,违法责任主体企业和个体户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也未进行申辩。11月25日,旗政府依法组织住建、环保、公安、国土、吉兰泰政府等多部门联合开展行政执法,强制拆除复垦蒸氨废液取液沟和晾晒池。截止11月30日,共拆除违章建筑500多平方米,平毁违法氯化钙晾晒池130万平方米,平整土地80万平方米。

  目前,正督促中凯制钙公司加快推进年产10万吨氯化钙项目建设进度,与中盐吉兰泰制钙厂共同形成年产20万吨氯化钙产能,使制碱事业部生产中产生的蒸氨原液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在降低环境风险的同时,杜绝小氯化钙企业和个体户生存的基础、条件,彻底整改当地生态环境隐患。(记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再见,战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六小龄童内大说“西游”
服务居民更贴心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