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六小龄童:内大忆“西游”
内蒙古新闻网  14-12-08 09:2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六小龄童:内大忆“西游”

  12月5日19时,六小龄童来到内蒙古大学与学子们分享其拍《西游记》的点滴,并阐述其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活动结束后,六小龄童还在新浪微博上分享道:“这是继2011年之后我作为蒙古族的后裔再次走进内蒙古的学校。虽然呼市气温骤降至零下,但学子们的热情令我感到无比温暖。第一次穿上了蒙古袍,大家认为我像内蒙古套马的汉子吗?”

  30年前就感受过蒙古人的好客

  当晚19:10,在一阵热烈的欢呼声中,六小龄童头戴一顶红色帽子、身着一套红色衣服轻盈地走上舞台。“俺老孙来了!”这句熟悉的开场白点燃了等候已久的学子们的热情。

  六小龄童从他30年前随《西游记》剧组第一次来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拍摄《官封弼马温》的戏份说起。他说,那时的大草原和草原上的牧民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见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住进了蒙古包,看到碧蓝的天空和遍地的牛羊,拍摄期间,他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好客和热情。当时拍戏地点选在美丽的草原深处,每经过一户牧民的蒙古包,剧组人员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起初,牧民们拿出大块的手把肉、大碗的美酒招待他们,虽然生在南方的他开始有点吃不惯,但六小龄童非常感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他也应对自如了。在一个多月的拍摄时间里,蒙古族人的豪爽、热情、好客让他难忘,这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牧民对《西游记》剧组特别支持,拍摄时,六小龄童不会骑马,但孙悟空有很多骑马的镜头,而且都是高难度动作。为了丰富角色内容,他向当地牧民讨教骑马技巧,加之自身刻苦努力,最终在电视剧里展现了精湛的骑术,让观众在荧屏上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弼马温。

  朋友提点练就“火眼金睛”

  六小龄童在内蒙古有很多朋友。记者获悉,当天一下飞机,他就第一时间给内蒙古著名导演王新民发了微信。除了王新民,六小龄童还和北猴王李万春一家也有着渊源。六小龄童在讲座中特意提起了这段往事,他称李万春曾提点自己诠释孙悟空形象。李万春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教育家,他的父亲李永利是红遍江南、称绝一时的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不足5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7岁登台,12岁就以一出《战马超》名扬天下。李万春一生演出剧目达480多个,成功塑造了美猴王等众多艺术形象。“北猴王李万春生前与我的父亲并称南北猴王,两人不仅都在猴戏表演艺术上很有成就,也是生活中的挚友。”六小龄童深情回忆说,他在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时,曾面临困难和压力,为此专门向李万春取经请教。李万春提点他:“猴戏就是要让观众记住眼睛,记住那双火眼金睛。”这个建议对六小龄童成功塑造深入人心的孙悟空形象起到了很大帮助。说罢,六小龄童还现场秀出了“火眼金睛”绝活,瞬间征服在场师生,掌声如雷。

  

[责任编辑 魏莉 ]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再见,战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六小龄童内大说“西游”
驻守祖国“北大门”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