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扎兰屯:多措并举打造非公经济“升级版”
内蒙古新闻网  14-12-08 11:42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抓机遇重服务育引擎

  扎兰屯:多措并举打造非公经济“升级版”

  初冬时节,得益于农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开辟,一辆辆满载卡车驶出山乡,一车车原料源源不断送上流水线,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一片繁忙——这是记者在扎兰屯市采访时看到的一幕。这一切,只是扎兰屯市非公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扎兰屯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呼伦贝尔市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两条绿色主线,实施三个带动,从经济服务、基础设施、双评双促、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抢抓加快发展的关键机遇,因时制宜为非公经济“强筋壮骨”。

  多措并举重服务

  “为企业提供零距离全程贴身跟踪服务!”这是扎兰屯市为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做出的一句承诺。

  该市成立发展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非公经济发展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奖惩标准,指标分解量化到各部门。

  该市制定出台《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编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汇编》,新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

  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该市重点加大岭东工业园区铁路、电力、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民用机场、乌兰浩特至扎兰屯高速公路、扬旗山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已成功引进阜丰科技公司、嵩天薯业、同德木业、吉安化工等一批以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非公经济经营主体,初步构建起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该市还组建了贷款信用协会,构建“四台一会”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打包贷款,解决“融资难”,第一批已为8家企业贷款3000万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扎兰屯市各类金融机构便为非公企业融资12.25亿元。

  “双评”营造好环境

  “好环境能培育好企业,好企业又可以反哺地方发展!”该市工商联负责人这样总结“双评”工作。自2013年开始,该市率先在呼伦贝尔市开展了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评价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评价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双评”活动。以此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营造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商业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该市专门成立“双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将涉及企业成立、生产、经营的35个政府职能部门、9个金融机构及11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建筑开发、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有代表性的个体工商户纳入评价对象。统战部门、工商联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深入所有评价部门和企业开展指导,确保“双评”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日前,记者在扎兰屯市国税办税大厅看到,虽然是每月的办税高峰,但大厅所有业务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群众平均十几分钟便可办理好业务。这都得益于该局推出的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税务信使”短信平台等系列便民服务。该市工商部门也推出了包括市场准入、新区建设、商标应用在内的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六项创新举措。人社局立足部门职能,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出案件受理“零障碍”、服务企业“零距离”等8条新办法。科技局、金融办、产业化办公室等多个职能部门也制定和出台了多项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是“双评”工作带来可喜变化。

  遍地开花结硕果

  “‘双评’工作和各职能部门的倾力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扶持政策的贴心和发展环境的宽松有序,在扎兰屯投资兴业我们安心、放心!”一位非公企业老总对记者如是说。

  良好的环境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阜丰科技公司可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安置2200多本地劳动力就业,实现产值48亿元;宏裕公司“3052”项目推进顺利,正在打造集粮食、房地产开发、煤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发达广场、蓝亭酒业、源野饮品、闫氏酒业等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就业安置、开拓市场、争创品牌的力度,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数据显示,目前,该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户数为20094户,同比增长19%。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数达到35334人,同比增长1.04%,占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51.0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净增量达到33.4亿元,增速为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4%。与此同时,非公经济的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稳步提升,成立科技类民营企业13家,其中科技开发机构8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5家;全市有注册商标447件,已培育出呼伦贝尔市仅有的2件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12件,知名商标14件。“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66个。阜丰科技公司等7家企业的9种产品获自治区“名优特”农畜产品称号。冰海肉业、傲林山珍、源野饮品三家企业和育林葵花农民专业社分别获得最佳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模范合作社称号。

  眼下,扎兰屯市非公经济正乘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东风,昂首阔步于转型升级的康庄通衢。

[责任编辑 张睿 ]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再见,战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六小龄童内大说“西游”
驻守祖国“北大门”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