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管道或存在问题暖气难热
12月9日上午,家住铁西兴愿小区的住户张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家里暖气不热,特别是降温之后,更为明显,而且该栋的其他住户家的暖气也不太热。记者联系到了负责该小区供热的包头市供热经营管理处,史姓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马上联系了相关的维修人员前往张先生所在的小区进行检查。负责相关工作的王姓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如果是排气管气流不畅,可以当时解决;如果是管道问题,只能等到明年清网之后再解决。具体原因以及解决方案,会在检查之后给记者一个答复。
12月8日上午,家住南海二村福海花园的马女士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家里暖气不热,特别是早上和晚上,室温都达不到10℃。10月15日开始供暖后,暖气温度很好。从11月1日后,温度就逐渐下降了。记者联系到了负责该小区供热的包头市东河区供暖管理所,南姓工作人员解释道,该小区属于供暖末端,也就是距离供暖总站最远的地方,所以暖气不热。管理所准备将近处的管道阀门适当关小,这样就会给末端的小区多输送一些热量。但是由于该小区的管道比较细,建议该小区的房地产公司进行管道改造。
住户放暖气水致泵站压力增大
12月5日,家住青山区民主路3号街坊的王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家里暖气不热,室温只能达到14℃。记者联系到了负责该小区供热的一机供热公司。工作人员张先生表示,由于住户不懂相关的专业问题,不热的时候往外放水,泵站需要往管道加水,这无形中加大了泵站的压力。现在供热公司已经启用了备用泵站,并且在11月下旬贴出了通知,告知小区的居民不要往外放水。另外,张先生表示,分户改造、外墙保温、规划泵房等相关工作也在规划之中。
昆区两小区暖气不热
12月10日,家住团结大街9号街坊8栋的包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从10月15日供热开始,室温一直是15℃左右。包先生说:“不只我们家,8到14栋的邻居都反映室温不高。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可暖气还是热不起来。”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负责团结大街9号街坊的包头市供热总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询问了居民家的具体位置后表示,会第一时间到住户家了解情况,再解决。
家住钢铁大街18号街坊27栋的王女士也同样遇到了暖气不热的问题。王女士告诉记者,家里的温度一直在18℃左右,在家穿毛衣毛裤也不觉得暖和。去年供热的温度还可以,但是今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冷。
针对此情况,记者致电了负责钢铁大街18号街坊的青9热力站,工作人员说:“没有接到居民的反映,会先去居民家里测试一下温度,了解一下原因再解决。”
气温下降这些小区暖气仍不热
随着气温的下降,供暖问题成为居民在这个寒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包头市仍有部分小区暖气温度达不到标准。
节能减排室温不及往年
12月4日,家住九原区兴胜镇龙宛小区A区的住户戴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家里的温度在14℃左右,气温未降的几天,室内温度还好,可这几天降温了,就有点冻得待不住了。
12月10日上午,家住九原区警官家园的张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自10月15日供暖以来,家里暖气一直不热,11月5日才逐渐有了温度,可在11月20日之后又没有了温度。这几天的温度也一直不稳定。不过,比起前一段时间好了一些。可是随着气温的下降,还是希望家里能更热一点。由于家里没有温度表,张先生询问了两户邻居,了解到室温只有17℃。
12月9日上午,家住九原区远洲国际城的徐女士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12月8日,华融热力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小区进行了室内温度测量,家里的温度是20℃,而其他的住户室温是23℃。这几天天气变冷,徐女士希望室温也能达到23℃。
针对九原区部分小区部分住户的诉求,记者联系到了华融热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杨经理,他表示:“我们的标准室温按照达标要求应该是达到18℃。华融热力公司是按照不低于最低标准18℃,尽量达到20℃的标准给住户供热的。气温降低了,我们也只能是尽量去达到20℃的标准。另外,九原区往年的暖气一直都很热,有的住户在冬天甚至都得开窗户。三电厂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问题,在今年降低了热源输送,这也是导致今年暖气不如往年热的一个原因。另外,公司于11月下旬开始了对九原区华融热力公司管片儿内的小区的室内温度测量工作。这三个小区的室内温度测量筛查工作已经完毕,相关数据还在统计中。测量工作是这样进行的,每个单元测量两户,发现有尚未达标的会进行调网,从温度流量和供水温度来进行考量。随后,记者又联系到了分管这几个小区测量室温工作的苏经理,他表示,这几个小区的大部分住户是达标的,不达标的住户每户的情况不同。比如私改暖气,边户的住户肯定不如中户热。针对个别问题只能个别解决,还可以进行滤网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