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22万余名“五老”志愿者织就爱的网
 

  原标题:22万余名“五老”志愿者织就爱的网

  这几天,神华准能公司退休职工、准格尔旗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刘显亮的名字出现在“2013—2014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公示候选人”名单中,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刘显亮从1990年开始,24年长期坚持捐资助学,先后资助过44个孩子,累计支出费用30多万元,现在他还资助着4个学生。今年8月,他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全区10名“草原儿女赞·最美圆梦人”之一。

  今年77岁的刘显亮生活并不富裕,他现在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2000多元,老伴没有工作,他本人身体也有病,但他长期坚持捐资助学。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靠着自己擅长园林绿化的技术,在准格尔旗的一些学校打工,用打工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只上了5年学。后来我的3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因为家里穷,一个儿子只好辍学,另外两个儿子上学时的生活费是我向90多名朋友借来的。因此,我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不忍心再看到孩子们因为贫困失学。”刘显亮说。

  作为准格尔旗关工委薛家湾五老工作团成员,刘显亮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素材,为学生作报告、讲德育课,教育孩子爱党爱国、自强自立。对于那些淘气、任性的孩子,刘显亮通过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与性格成因,配合学校、家庭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他还让这些孩子在假期跟着他参加劳动,体验自食其力的快乐和社会认同感。孩子们都和他成了朋友。家长们遇到孩子方面解决不了的问题,也都愿意和刘显亮交流。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要坚持把这4个孩子资助下去。”刘显亮说。

  自治区关工委一位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关工委成立30年来,全区关工委组织已经发展到2.5万个。现在,全区包括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内的22万余名“五老”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社区、农村牧区、企业和学校,开展关爱青少年活动,形成了覆盖全区、遍布城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让关心下一代的关爱之花,在大草原绚丽绽放。

  12月11日,自治区监狱管理局退休干部、内蒙古军区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魏明正在为一名刚刚获释的人员联系承包土地事宜。退休10年来,魏明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对服刑人员倾注了更多的关爱。他经常为即将获释的服刑人员作报告,谈人生、讲理想,鼓励他们回归社会后自食其力,勇敢地面对生活。而且每次做完报告,他都要给他们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去年5月,魏明接到一名刑满释放青年打来的电话,电话中称自己服刑以前曾经养过鸡,现在想办一个养鸡场,但是没有资金。魏明和一位律师朋友沟通后,都觉得应该帮他一把。于是,由律师提供担保,为这名服刑人员贷款10多万元,帮助他建起了养鸡场。现在,这名服刑人员的养鸡场已经见到效益,并还清了贷款。

  “对服刑人员,我们不能光做个报告就了事,我们要尽可能地帮他们一把,让他们重新就业、找回自信、好好生活。”魏明说。

  在自治区关心下一代系统,像魏明这样热心为青少年服务的老同志非常多。

  据了解,近年来,全区各级关工委围绕“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坚持不懈地在广大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助手作用和联系青少年的桥梁纽带作用。

  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自治区各级关工委在做好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青少年维权、扶贫助学、帮教失足青少年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许多老同志还主动承担了网吧监督、社区义务巡逻、邻里纠纷调解、刑释人员帮教工作,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记者苏永生)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比出健康 赛出乐趣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黄河凌汛
天寒地冻练精兵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