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王君: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让更多优质特色食品端上首都百姓餐桌
 

王君在北京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调研时强调

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让更多优质特色食品端上首都百姓餐桌

  12月1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梁铁城的陪同下,专程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进行调研指导。王君强调,要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等现代营销手段,全方位、多形式宣传、展示、推介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让更多优质特色农畜产品走进首都、走向全国。

  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地处北京东三环黄金地段,营业面积超10000平方米。该广场主要展示和销售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名优特农畜产品,汇集了来自我区近100家国家级、自治区级、盟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品,已上架的有12大品类、600个品牌、上万种产品,深受首都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与青睐。

  王君、巴特尔等自治区领导边走边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生鲜肉区、乳制品区、果蔬区、林下产品区、电子商务区等展位,对该广场采取“上网订单与实体店体验+传统销售+网上商城+博览会”“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在乌兰察布神舟杜蒙牧业、锡林郭勒盟达尔汗肉业、巴彦淖尔黄金纬度食品等展位,王君详细了解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等情况,与入驻客商亲切交谈。他要求企业牢固树立“食品安全大于天”的理念,坚持把产品质量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构建全过程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千方百计把内蒙古有机、绿色、无公害、原生态农畜产品输送到北京市场。

  在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和包头市展厅,看到琳琅满目、优质新鲜的各种杂粮、果蔬、水产品和林下特产,王君非常高兴。他说,内蒙古绿色资源丰富,要坚持从资源禀赋出发,努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廉”的独特优势,不断增加产品种类,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伊利乳业、鄂尔多斯高原杏仁露和阿拉善沙漠王绒毛有限公司、乌海汉森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展位,王君认真倾听乳业、绒毛、酿酒等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不时询问产品开发、市场销售等情况,要求展销产品的定位既要面向高端客户,又要满足大众客户,以大品牌带动小品牌,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宣传和展示效应。在广场的办公区,当得知该广场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已在京东、天猫等知名电商网站开设分店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时,王君鼓励他们必须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等现代营销手段,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展示和推介内蒙古的绿色农畜产品,不断提高我区优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调研中,王君强调,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是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我区农畜产品规模化、集群化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优质特色产品相继走出内蒙古、走上大市场,既丰富了市场供应,又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下一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继续推动生产向优质化、特色化、产业化方向迈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产品的宣传、推介、营销力度,切实让好东西卖个好价钱、老百姓有个好收益。要依托我区毗邻首都的区位优势,精心策划宣传和营销方案,尽快让北京地区千千万万的消费者熟知和认可“生态内蒙古、绿色好产品”。要运用电视、报纸、网络和博览会、展销会等多种宣传、推介形式,充分展示我区农畜产品的质量、功效和特色,真正让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入人心、不断提升。要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流通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建设农畜产品进京的绿色通道,切实让内蒙古各地的优质绿色好产品安全便捷地进入首都市场、端上百姓餐桌。(记者魏那)

[责任编辑 刘俊霞 ]

比出健康 赛出乐趣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黄河凌汛
天寒地冻练精兵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