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才的芦笋产业很诱人
宁城这地方能产芦笋——稀罕!
“2007年到山东、河北考察,遇到个老乡,说我们这里也可以种芦笋。”汐子镇二十家子村神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刘才说。
刘才是本村人,个子不高,话不多。他之前是腾远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经理,2007年响应县里的号召回村当了村主任。二十家子村属于半丘陵缺水干旱地区,怎么才能让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考察回来后,刘才打定了引种芦笋的主意。
2008年,刘才注册了神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10年租期、返租倒包的形式,从二十家子村民手中租用土地1000亩引种芦笋,一举成功。
“芦笋产量高,销路好。一般情况下两三天就能割一茬,生长第二年亩产可达600多公斤,第三年亩产800—1200公斤,每亩收入5000—9000元,收入是传统农作物的四五倍。”刘才说。
芦笋种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采摘和分捡。刘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芦笋产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现在已经发展和带动农民种植户1000户,吸纳就业400余人,户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从田间到餐桌,我们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既加强了管理,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刘才说。
尽管从管理到收益已经做的很好了,但刘才并不满足,他要做芦笋深加工。2010年,神九公司投入资金1000万元,设立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先后研发出芦笋面、芦笋茶、芦笋酒系列产品,并于2012申请注册了“塞外宝”芦笋品牌。
“我计划在3至5年内,以二十家子村为中心,带动周边村及其他乡镇3000左右农户种植芦笋,规模将达到1万亩以上,安排500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刘才的芦笋产业还要做大。目前,公司已与山东莒县芦笋产业基地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加工和销售合作关系,与北京新发地菜市场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通过农超对接,产品直接进入山东、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