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幌儿,哪里去了?
 

  原标题:幌儿,哪里去了?

  到东北乡间观光采风,竟在一家农家乐饭店看到了高高悬挂的幌儿,既惊讶又欢悦,不禁呆看多时。多年不见的幌儿,都哪里去了?

  以前,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城乡大大小小的饭店酒楼的门前,都在铁架上或者木柱下挂幌儿。饭店多的地方,那幌儿挨排连串,荡荡悠悠,简直就是一道绝妙的风景。这幌儿其实是酒家饭店的招牌,可能有百年的历史,像江南以前的酒旗。幌儿是用铁皮或者木板制作的,圆桶形状,四周漆以彩色。下端的圈檐上大多垂挂或深红或粉红或紫红的长穗,也有搭配多色的,密密层层,绒绒嘟嘟,红亮亮花闪闪金晃晃地鲜艳。有风刮来,只只幌儿轻轻摇动,如火焰,似红霞,像云朵,在空中浪漫飘闪,好看极了。时尔见到几只深蓝色的幌儿,那便是回民酒店,一色的清真饭菜。

  当年,不管什么时候,要想知道饭店营业还是关门,隔远看看挂没挂幌儿就明白了。挂幌儿,就是营业;摘幌儿,就是停业。那些昼夜营业的饭店,就是刮大风下大雨也不能摘幌儿。这幌儿的数量也是有讲究的。挂1只幌儿的是小吃部,只经营地方小吃,很简单;挂2只幌儿的是综合饭店,熘炒烹炸,应有尽有,只是规模小些;挂4只幌儿的算是中档饭店,有雅间,有大厅,有闻名的特色酒菜;挂6个幌儿的则是高档酒楼了,门面大,设施好,可承办大席,还提供礼仪、歌舞服务。我很小的时候,曾读过一首写幌儿的打油诗:恰似云花总盛开,引招食客四方来。多姿多彩频迎送,荡荡悠悠梦不衰。看来那时的幌儿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是营业与停业的标志,还有饮食文化的内容与一种象征的意义。所以,不管哪家饭店酒楼,每每挂幌时,都要穿上饭店的服装,抖起精神,有的还念叨:幌儿高高挂,客人到我家。

  由幌儿我想到以前乡间和小城镇那些饭店酒馆,特别是老字号,都是木桌木椅,干干净净,餐具、酒具也普普通通,不豪华,却温馨,只讲味道和服务。餐厅似乎没什么讲究,可按老习惯蹲在椅子上吃饭,可光着膀子喝酒,可猜拳行酒令,也可唱歌、跳舞。那场面真像老电影里古代酒馆的镜头,畅然随意,别有韵味。想着,感叹着,走出农家乐饭店。往前看,发现一家挂着两只红幌儿和两盏红灯笼的昌隆酒馆,据说这是乡间的老字号。我上前去问小老板:“你们除了挂幌儿怎么还挂灯笼?”他回答:“祖传的。”他说老辈留下这样的话:幌儿红,灯儿亮,话亲饭菜香,买卖更兴旺。

  时代变了,幌儿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种记忆。(记者王忠范)

[责任编辑 魏莉 ]

比出健康 赛出乐趣
扎兰屯吊桥冬之美
首台火车票自动售...
“网络安全”进万家
海拉尔冬季自产蔬...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冰雪童话阿尔山
模拟联考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