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里有多少家底,群众不知情;干部办好事,群众不领情。现在,村里家底清、账目明,群众不再猜忌村干部了。”日前,记者在元宝山区平庄镇新景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姚文谦深有感触地说。村里这一变化缘于实行了村组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和新景村一样,该区35个行政村村组的资金、资产、资源都由乡镇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管,定期公开,成为农村“三资”的专业管家。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推进,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涌现,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三资”处置不当成为影响村班子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主要诱因。新景村一度因“三资”管理不规范、财务不透明而乱得出了名,班子不稳定,干群关系紧张,从先进村滑落到后进村。“‘三资’是农民关心的热点、干群矛盾的焦点,做好‘三资’清理,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元宝山区委组织部部长殷秀文说。
2010年,元宝山区探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机制,在保持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全面代理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将农村集体“三资”置于阳光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现在,该区66个行政村中,35个村组集体“三资”交给乡镇托管。
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对委托代理村的资金、债务、固定资产等家底全面盘点、登记、审核、造册,经村民代表会审定后,报乡镇备案。区里规定,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须执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民主程序,即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过程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村两委会商议情况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报乡镇党委、政府备案。
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使村官们的权力戴上一道道“紧箍咒”,村里大小事务有村务监督委员会,重大事项由集体把关,每笔花销定期在财务公开栏和村民代表会上公开,公章、资金、资源由乡镇代为管理,区委统一规范、监督。三级联动监管,让村干部手中权力在规范中运行。
刚刚竣工的新景村农民住宅楼美观整洁,与平庄城区隔道相望,这几栋可容纳300户村民居住的农民住宅项目是村民自己做主实施的,从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到楼房定价、分配,整个过程阳光操作,大伙不瞎猜。村民们说,现在村里要做什么事、怎么办,不再是村干部说了算,而是村民来拍板。
有的村干部一开始对这一管理模式不太理解,手里没权不说,花个钱还要过好几道关,不方便。如今却打心底里支持,腰板硬气了,不用担心老百姓背后说这说那,腾出更多精力用在为村民服务上。“群众心里敞亮了,村里想干点事,大伙都帮着出谋划策。”新景村党支部书记姚文谦说。
农村“三资”托管以来,元宝山区累计代理村级财务收支2.36亿元,纠正违规事项127件,拒付不合理开支185万元,盘活闲置资产、增加集体收入200多万元,对规范村级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