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0日,本报报道了《呼市泔水猪利益链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呼和浩特市郊区潜伏着300余家泔水猪养殖户。2014年1月份,呼市政府已经开始筹划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日前,呼市城管局发布消息,呼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管理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从2015年1月起,呼市将对餐厨垃圾实行统一无偿收集处置。
下水井倒垃圾最为普遍
每至夜深,张文龙总能看到战备路上的餐馆里,有人提出一桶桶剩菜残羹,揭开下水井盖倒入井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曾经找过城管,但苦无证据,一直未能将倾倒垃圾的人予以惩戒。
呼市回民区战备路上,大大小小的餐馆近百家,每天接待的顾客数不胜数。据一家餐馆老板介绍,他店里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可装满4个7.5升容量的塑料桶。而这倾倒垃圾的地方,只能是下水井,原因是这里没有专门清理餐厨垃圾的设备。
在新城区的八一市场附近,路边很多铸铁下水井盖上,都倒满了餐厨垃圾。据了解,几乎所有餐馆集中的路段,都有这样的现象。
回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综合管理科尹科长告诉记者,由于餐厨垃圾没有专人清理,很多市民都在乱扔乱倒,城管队员只能警告、处罚。据他介绍,仅回民区辖区内,就有居民自发形成的20多处餐厨垃圾点。
餐厨垃圾被推上“浪尖”
在位于新城区的一所高校食堂外,一辆人力三轮车上堆满了泔水桶,正在搬运的贺师傅把一桶泔水放在车上。他说,这所大学的食堂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大约是1吨。
在中山西路某商场美食区,一名餐饮店老板告诉记者,商场有一名专门负责收集餐厨垃圾的人员,但每次从铺子里提出后,总能让不少的顾客感觉不适。“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要不然这些泔水根本没法处理。”
2010年10月,呼和浩特市同太原、唐山等16个城市一起被列入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获得了国家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呼市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2011年5月份,呼和浩特市政府审议通过《呼和浩特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管理办法》,并于当年7月1日起实施。然而时至今日,呼市餐厨垃圾清理问题仍未能规范。
记者从呼市统计局了解到,截至2013年年底,呼市共有餐饮业企业265家,餐饮个体户8666家,这一组数字,仍然随着时间成正比例增长。呼市环卫局副局长郝连军告诉记者,《通告》还没有发之前,呼市虽然有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但大多数餐饮店铺、企业还是自行清理,这对环境卫生有不小的影响。
明年起多部门协管垃圾处理
据悉,呼市政府日前下发的《通告》指出,呼市将对餐厨垃圾实行统一无偿收集处置。呼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呼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作的监管部门,卫生、城乡建设、农牧、食药监管、环保、工商、发展改革、公安交管、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负责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管理工作。
《通告》中也明确规定:将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收集存放,不得混放、混装或随意倾倒、堆放;不得直接将餐厨垃圾作为畜禽饲料或作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不得自行清运、处置或出售餐厨垃圾。
清理餐厨垃圾分三个阶段
据呼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支队负责人介绍,清理餐厨垃圾分为三个阶段,初期运行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以市区主要学校、医院、大型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食堂和一环路以内部分餐饮企业为试点,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日收集运输处理餐厨垃圾60-80吨;中期拓展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初期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收运区域逐步扩展到二环路以内范围,基本覆盖城市中心区域各餐饮单位,日收集运输处理餐厨垃圾120-150吨;全面铺开阶段(2015年11月以后),继续扩大餐厨垃圾收运范围,基本覆盖呼和浩特市所有餐饮单位,日收集运输能力达到150-200吨。
同时,呼市城管局呼吁市民积极参与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监督工作,对违反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规定行为进行举报,监督举报电话12319。(记者 赵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