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通过“互联网观感”构建新渠道
创新产品有了,还要有创新的渠道把他们送到消费者手里。这些新渠道的基础和建设,还是源于对消费者洞察和研究。
在伊利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潘刚指出,消费者已经真正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中国已有6.5亿互联网用户,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在5亿以上,微信用户已经超过4亿,智能手机用户平均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移动化加社交化的生活模式开始形成。
这些对互联网的认知,潘刚称之为“互联网观感”。他认为,和“思维”相比,观感更强调实践。只要经过系列感观后,并和自身行业、企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就自然会形成更加合乎实际的经营思维和决策。
这些互联网观感带来的,是伊利和腾讯、百度和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的一系列深层次、战略性的合作。
今年4月,伊利和腾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大数据及健康产业、核心营销资源深度运用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并就O2O领域的合作展开探讨。几个月后,伊利“安慕希”新品和腾讯进行了最大化的跨平台、跨屏整合合作,并上线了“微信牛奶”。
9月,伊利联手百度开通国内食品行业、中国乳业第一直达号。消费者在伊利直达号里也可以了解到伊利旗下产品的最新信息,实时查看全产业链动态。
与此同时,伊利牛奶多次携手天猫超市启动促销活动,80分钟140万盒伊利牛奶被抢购一空,平均每秒售出将近150盒,创造牛奶线上销售纪录。
基于这些积极的实践和创新,在近期国家工信部颁布的首批“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23家企业中,伊利成了其中的唯一一家乳制品企业。
“找位、定位、到位”,伊利创新的独门绝技
伊利的创新有一套独门绝技,潘刚将其总结为“找位、定位、到位”。
找位,就是在创新之前有调研,使创新能量与自身发展融为一体。
找位之后要快速定位,不能左右迟疑,前后改变。
定位之后要支持到位。伊利的管理者,对创新团队的支持是“一前一后”,“前”是扫清项目进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后”是要做创新团队的后勤部长,提供必要的支持。
“找位”是为了避免创新的无序和盲目;“定位”是找准了方向后扭住不放;“到位”是给予实现创新的必要保障。三个词已经道出了伊利创新的秘密,也揭示了伊利进入全球乳业5强的秘密。正是这样的创新能力,使得伊利在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伊利考察时,得到了习总书记的肯定。
据说,潘刚曾在内部会议上说过“创新,是伊利进军全球乳业5强的内生增长驱动力。”现在看来,在创新驱动下,伊利距离全球乳业5强这个目标,已经越走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