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哈尔滨道外区仓库火灾:两位内蒙古籍战士以身殉职
内蒙古新闻网  15-01-04 08:5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杨小伟侯宝森情同手足

  “杨小伟、侯宝森是我们中队的业务骨干,一个是正班长,一个是副班长,两人共同带一个班的战士,也是中队数一数二的。”哈尔滨市消防支队化工中队的刘指导员哽咽着说。两位英勇牺牲的消防战士,平常是个啥样子?他们喜欢什么?他们的理想是什么?记者昨日走进了二人的战友中。

  “开心果”杨小伟

  打算年底复员回家照顾老爸

  据化工中队的刘指导员介绍,杨小伟是2010年应征入伍的老兵,在消防战线已经战斗了4个年头有余。

  小伟很活泼,会唱歌、能跳舞,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准热闹。刚分来的新兵想家了,他去拉会儿家常,刚刚还愁眉苦脸的新兵马上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杨小伟的战友回忆起来,声音哽咽地说。每年中队组织的文艺表演,杨小伟肯定落不下,最少要表演一个节目,新兵尤其喜欢他,拿他当亲哥,有啥愁事都找他聊聊。因为杨小伟活泼外向和善于与人沟通的性格,中队任命他做了班长。

  “小伟每天看似无忧无虑,其实他自己也有不少愁事,只是从来不让战士看出来。”中队的刘指导员说。他告诉记者,杨小伟父母多病,尤其是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从杨小伟入伍起,老父亲已经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最近的一次搭桥手术就在去年。但每天忙于工作,杨小伟都不能陪在病重的父亲身边,那一份牵挂,只有杨小伟自己默默承受着。“今年是杨小伟服役最后一年,我问起他今后的打算时对他说,你的业务这么突出,人缘又好,在部队继续干下去肯定有发展。”刘指导员说。杨小伟则回答说,自己已经4年没有在父亲的病床前尽孝,家中母亲身体也不好,自己不能再让母亲操劳下去。“我要回家尽孝。”杨小伟说。

  “闷葫芦”侯宝森

  部队就是我家我到家就不走了

  侯宝森比杨小伟小两岁,2011年入伍加入消防部队,同样是一位消防战线的老兵。侯宝森与杨小伟同在一个班里,正班长是杨小伟,副班长是侯宝森。

  “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就像个没嘴的葫芦一样,但为人忠厚老实,做起事来认真扎实,从来不抱怨,也很少发牢骚。”侯宝森的战友对记者说。

  与杨小伟的活泼截然相反,作为班副的侯宝森却沉默寡言,性格内敛。这样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却带出了化工中队数一数二的士兵班。不咋爱说话,但实际行动见真章,这位“闷葫芦”一样的侯宝森,无论是训练还是出任务,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不需要说什么,那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战士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杨小伟善做思想工作,侯宝森则是默默的行动派,二人性格上的互补,不但带出了出类拔萃的战士,两人之间也有着深厚战友之情,用战友的话说,两人好得像哥俩。

  “侯宝森的家庭条件不好,母亲早亡,父亲一直在外打工,他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刘指导员说。可能缺乏父母的关爱,侯宝森一到部队,就被这里大家庭一样的氛围感染了。“虽然他话不多,但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我能看出来,每天他在部队很开心,每天过得无忧无虑的。”刘指导员说。还有一年侯宝森5年服役期也将满,在问及今后打算的时候,侯宝森对着刘指导员酝酿了半天,说了一句:“我觉得部队就是我家,我现在到家了,就不走了。”朴实的话语把指导员逗笑了。(新晚报供呼和浩特晚报专稿)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传承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