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编者按:12月29日,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自治区党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确定了2015年我区经济发展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本报特邀经济和金融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详细解读。

   朱晓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作为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之首,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内蒙古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正确选择。”内蒙古社科联研究部研究员朱晓俊说。

  朱晓俊认为,经济稳定增长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欠发达仍然是内蒙古的最大区情,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主要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全区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有新作为新进展,在抓党建、转作风、树形象上有新突破新成效,都离不开持续发展这一基础和条件。

  朱晓俊说,经济稳定增长是立足经济发展客观形势,从适应新常态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选择。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是我区对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的正确把握,也是指导2015年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从我区的实际看,新常态下经济新常态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看,“稳”既体现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内涵,又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不仅有利于缓解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压力,也有利于为调整优化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拓展更大空间。

  朱晓俊认为,扩大内需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从我区经济增长的阶段特点看,投资仍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强大动力。扩大有效投入,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仍是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消费对稳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必须通过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在稳增长中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稳增长的根本保障。我区产业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工业主要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服务业供给不足,水平低,这些都导致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不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既是促进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走上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的必然选择。我区应紧紧抓住世界产业、科技革命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等机遇,积极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支撑积极稳定增长的持久动力。”朱晓俊说。

  张永军:适应新常态 把握总基调 稳妥调结构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说,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王君书记明确提出“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所提出“五个结合”的重要体现,是我区进入转型发展、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实现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张永军表示,会议明确提出要围绕“五大基地”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必须紧紧立足于“五大基地”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三次产业及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围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加快农畜产品加工向最终消费品延伸,实现“一产更优”;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现代煤化工向下游延伸,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装备制造向中高端发展,促进工矿业转型升级,实现“二产更强”;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的原则,加快服务业自身发展,推进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三产更大”,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转变。

  “创新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动力,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张永军说,“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调整优化要素结构,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力度,打造一批拥有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实施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创新项目,搭建一批多层次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人才队伍,形成一套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体制机制,最终实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对调结构的要素支撑能力。”

  张永军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又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在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基础上,支持呼包鄂等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其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旗市的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为突破口,助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刘小燕:现代农牧业要注重内涵式发展

  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5年要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子,推动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对此,内蒙古社科院副研究员刘小燕分析认为:“农牧业现代化是自治区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但同时也是自治区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短板’。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对内蒙古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发展现代农牧业,要注重内蒙古现代农牧业的内涵式发展,继续以加强农牧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牧业机械研发与推广力度为基本工作重点,进一步夯实自治区现代化农牧业发展基础。”

  如何注重内蒙古现代农牧业的内涵式发展?刘小燕认为,一是要合理布局农牧业生产,突出特色。结合自治区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细化自治区农牧业生产布局,推进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开发,实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形成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注重农畜产品的绿色、有机与地域独特文化内涵,从增量型农牧业走向增质型农牧业。要适度发展草原畜牧业,实现草原生态与经济社会双赢,

  二是要培养新型农牧民,提高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培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关键。必须做到农牧民自身能力提高和外部资源投入的相结合。要努力把广大农牧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牧业经营者,全面提高农牧业从业劳动者的素质。

  三是要构建现代化农畜产品市场交易流通体系,拓展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农畜产品绿色通道机制,在原有苏木镇集贸市场基础上建立苏木镇或旗县一级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区域性大型交易市场,减少农牧民出售农畜产品的中间环节。继续推动大型连锁超市、农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畜产品生产合作社、生产基地紧密对接,建设流通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的农畜产品运销网络;继续扩大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鼓励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等现代交易模式。

  四是要补充和完善各类惠农惠牧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直接补贴项目的补助额度。探索制定适合自治区草原畜牧业发展实际的实施方案,努力争取国家二期草原补奖扶持政策更多的政策倾斜。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传承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