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过境集装箱班列业务,打造草原丝绸之路。
积极开辟国内外新货源市场,重点推动以“苏满欧”为代表的口岸过境集装箱班列开通,打造草原丝绸之路。一是成功开通“苏满欧”班列。在市委、市政府和满洲里海关的主导下,口岸办和海关等相关部门合力推动,2013年9月30日开通了首列“苏满欧”专列,2014年3月17日正式开通了“苏满欧”班列,口岸联检联运部门通力协作,9月份班列开行密度达到每周1列,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截至年底已运行34列,是当前速度最快、运价最低、服务最优的亚欧货运大通道。二是拓展口岸过境集装箱班列业务。自治区口岸办大力支持满洲里口岸过境集装箱班列开通工作,率队赴广州、郑州等地对接推动班列开通,促成了北京、广西、湖南、陕西等省区口岸办来满洲里口岸进行口岸调研,共同探讨经满洲里口岸发往欧洲的集装箱班列业务。2014年11月初,相继开通了“湘满欧”“鄂满欧”班列。2014年11月25日,口岸办和满洲里海关组成联合推进组赴重庆市进行了工作对接,满洲里海关车站办与重庆海关车站办签署了《“渝满俄”国际铁路大通道出口转关联系配合协议》,开通了“渝满俄”班列,目前已经开行10列,2015年将作为常态化班列发运。三是扩大陆海联运业务合作。积极与大连、天津、营口等港口口岸联系对接,完善陆海联运沟通协作机制,扩大陆海联运业务合作。2014年7月24日,口岸办和铁路车站密切配合,开通了从营口鲅鱼圈发车经满洲里口岸到俄罗斯和欧洲的中欧(中俄)班列,已经开行95列,开行密度已达到每周4列。2014年9月下旬,口岸办与来访的青岛口岸办签署了口岸区域合作协议,为下一步开通“青满欧”班列奠定了基础。
——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满洲里口岸把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完善口岸通关措施,为俄罗斯游客、出入境人员和企业营造最优的口岸通关环境。一是首创设立了公路口岸现场值班室。值班室密切关注口岸通关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口岸通关中出现的问题,顺畅口岸通关,加快口岸通关速度。二是清理整顿口岸收费项目。配合市有关部门对口岸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整顿,将原有的23个口岸收费大项保留到14项,取消了8个单位50项口岸收费,降低了口岸通关成本。三是加强中俄口岸协调配合。口岸联检联运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协调俄方相关部门提高口岸工作效率,解决公路口岸货运车辆均衡验放问题,加快过境班列、进出口货物、进出境人员的验放速度,同步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双向提高口岸大通关效能。
——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全面提升口岸电子化水平。
2011年满洲里口岸启动实施了电子口岸项目,将联检联运部门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整合,建设互联互通的口岸通关公共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开发运行口岸通关监控调度系统、铁路口岸信息查询系统、公路口岸监管场区数据库查询系统、一单两报系统、申报系统、通关系统、网上结算系统等七大系统。2012年以来,建成了电子口岸中心机房和监控指挥中心,构建了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和电子口岸门户网站,上线运行了口岸通关监控调度、一单两报、公路口岸进出境货车信息管理查询等系统,完善提升了申报、通关、网上结算等系统功能。2014年,自治区口岸电子平台建设启动,满洲里口岸积极向自治区口岸办汇报工作,自治区电子口岸中心对满洲里电子口岸在技术、理念、资金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满洲里口岸结合“三个一”通关模式建设,对各系统功能进行了完善,研究提升电子口岸智能分析功能以及场景变换、遗留检测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口岸电子化水平,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便利。经过大规模地开发建设,满洲里电子口岸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引资建设公路口岸物流贸易综合体项目,完善公路口岸物流功能。
2011年满洲里口岸开始规划建设满洲里公路口岸国际物流综合体项目,多方联系,积极开展项目招商工作,延伸口岸服务。2013年初,在自治区口岸办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四川耀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物流贸易综合体项目,投资企业注册了满洲里森富国际物流置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开发建设。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2014年企业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口岸办向自治区口岸办和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汇报,促成了满洲里诚林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满洲里森富国际物流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并由满洲里诚林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主导国际物流贸易综合体项目建设和组织经营。国际物流贸易综合体项目选址在公路口岸东侧、301国道起始点,占地900亩,总投资规模8—10亿元,主要功能是开展进出口贸易的运输、装卸、仓储、展示、交易、货代、报关查验等业务。项目已于2014年9月23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投资3亿元,计划2015年10月建成投入运营。
——口岸联检联运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保障口岸顺畅高效运行。
口岸、海关、国检、边检和铁路等部门密切配合,以口岸大通关工作为己任,积极采取便利通关措施,保障口岸高效顺畅运行。海关推行大宗进口货物舱单合并、企业分类通关、“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等便利措施,保证了大宗货物及过境班列快速通关放行;扩大通关作业无纸化范围,为快速通关提供了便利。国检局优化了企业办理质检证和普惠证的流程,将办证手续进行了集中简化;采取绿色通道、境外预检、集中报检查验等快捷举措,加快主要进出口货物品类的通关速度。边检站优化勤务分配,灵活采用多种查验方式,对大宗货物实行预约通关,做到随到随检,快速放行;推出旅游团组网上预申报系统,设立边境旅游团组优先查验通道,提高验放速度。铁路车站积极主动调研铁矿砂、煤炭等大宗货物市场情况,增加化肥机械换装线,改造原油改轮场用于煤炭的换装,提高换运能力和疏运效率,保证了大宗品类的接运和换装。
——完善对俄协调联络机制,促进中俄毗邻口岸双向提速提效。
满洲里口岸通过各个层面的中俄协调会晤机制推动落实中俄口岸合作事项,促进中俄毗邻口岸双向提速提效。一是借助上级部门中俄会晤机制协调解决口岸相关问题。积极争取上级口岸部门工作支持,参加自治区口岸办与俄联邦边境设施建设署西伯利亚地区管理局工作会晤,从更高层面协调俄方,加快推进中俄毗邻口岸相关工作。二是发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与俄方对口部门建立的工作协调联络机制作用。通过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边疆区区域协调联络定期会晤以及口岸联检联运部门建立的双边多方协调机制,加强对俄协调联络,解决口岸通关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建立中俄毗邻口岸协调联络机制。2013年开始,满洲里口岸与俄联邦边界设施建设署西伯利亚管理局区域处建立了口岸协调联络机制,并形成了中俄毗邻口岸工作会谈机制,每季度举行1—2次口岸工作会谈,相互通报口岸工作,随时协调解决双方口岸工作问题,共同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使亚欧大通道更加快捷通畅。
开放潮未落,风起再扬帆。“8337”发展思路开启了新航向,大通关疏通了新航道,开发开放中的满洲里口岸御风而翔、破浪以扬,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正在驶向新的彼岸,续写新的辉煌。(郭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