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土种牛变身“牛元宝”
 

  原标题:土种牛变身“牛元宝”

  这两天,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巴彦哈拉嘎查牧民吴留喜别提多高兴了,逢人就讲他家土种牛通过成功配种,一胎产下二犊的喜事:“现在有了改良牛,再加上卖牛奶,能多挣二成多呢。”

  杜尔基镇畜牧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牧业户都在争着搞品种改良,镇里养殖的2.67万头牛中,西门塔尔牛就占到三分之一。品种改良不仅改出了牧业效益,更改变了牧民生产生活。”

  “我家从2008年开始养牛,当时贷款8万元购进17头肉牛。因为品种一般,效益不是特别好。前两年,镇政府派来技术员,去年为我家冷配了12只牛,1只牛的改良成本大约七八百元,牛犊当年就能上市销售。饲养3个月可长到五六百斤,能卖到8千至1万元的好价钱。这两年,儿子成家、买小车、盖房子都是靠了这些牛。”张根锁聊起他家的“牛元宝”,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杜尔基镇党委书记常秀杰说:“再也不能走传统畜牧业的老路了,只有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才能出效益,增加老百姓收入。这几年,镇里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推行以畜牧改良为重点的黄牛冷配工程,帮助村民建设标准棚圈、引进优良品种、抓好防灾防疫和饲草料基地建设。2014年,全镇黄牛冷配达1.3万头,小畜改良达14.9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2.4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

  此外,该镇把开发肉牛肉羊产业工程列为全镇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2014年,在巴彦哈拉嘎查建起136平方米,集办公室、化验室及大厅于一体的技术改良站,加强服务基层的功能,推广畜牧业适用增产技术,让更多老百姓受益。(记者 胡日查 通讯员 杜玉兰 魏佳扬)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