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政府购买服务1.5万人跻身家庭服务业
2014年,包头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投入200万元保障了家庭服务网络信息呼叫中心的正常运行,还认定家庭服务企业165家,建设社区家庭服务站130个。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投入400万元,为全市80岁以上的城乡老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重度残疾人发放了20000份“家庭服务券”。在惠及城乡居民的同时,把家庭服务企业扶上马又送了一程。
目前,随着家庭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2014全年包头市共有1.45万人依附于这一产业实现了稳定就业。
鄂尔多斯市:紧锣密鼓打造创业型城市
为将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创业氛围浓厚、创业体系健全、创业渠道畅通、创业服务优良、创业企业蓬勃发展、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创业型城市,2014年,该市主抓了五项工作:
一是在创业项目上抓对接。不断完善创业项目资源库,重点做好创业项目的征集、开发、调研、论证、宣传、推广和跟踪扶持,突出创业项目的本土化、好培训、易启动、见效快的特点,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团和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项目指导作用,实行“一对一”、“一盯一”的跟踪服务,实现“开发一个、成熟一个、成功一个”的目标。目前,该市已建成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20个。主以综合型、商贸流通型为主,累计带动就业5000余人;
二是在孵化政策上抓配套。2014年,该市印发了关于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的认定管理办法,并以培育创业主体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低租金、低费率的创业环境,并引入政策咨询、项目评估、创业培训、融资、开业指导、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相关事务代理以及孵化期满的退出、迁址、工商税务登记变更等服务;
三是在创业环境上抓完善。为入驻孵化园区和基地的企业提供场地租金减免、工商注册和税费减免、市场指导和市场推介、投融资引进等咨询服务。还为业绩良好、带动就业成效显著的入驻企业提供保障性住房;
四是抓创业推广。定期开展创业成果展示、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咨询服务、创业成功人士传经送宝等交流活动。引导企业成功创业和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创业人员正确认识创业、正确面对创业、走稳创业之路,大力弘扬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励志创业的时代精神,为创业者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五是抓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信息交流机制,密切劳动保障、担保机构、各经办银行和社区的协调合作。及时组织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人员参加创业培训,主动上门了解创业项目运作情况,及时为创业者排忧解难,不断强化贷后扶持等政策倾斜力度。
阿拉善盟:优化“小贷”为创业者插上双翼
阿拉善盟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额度连续3年位居自治区前列!
3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亿元,扶持4733名城乡创业者实现了成功创业,共计带动15750人实现了稳定就业!
尤其是2014年,克服经济持续下行、银根紧缩的困难,超额完成了自治区目标任务,全盟共为1759名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203万元,其中,为231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50万元,为819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268万元,吸纳带动就业人数达到了528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2%!
据介绍,该盟的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并连续3年走进自治区前列,离不开政策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一是调整政策,拓宽担保方式。为解决个人“担保难”问题,阿盟将“三户联保”和“五户联保”方式引入小额担保贷款机制。
二是规范管理,简化审批程序。2014年,阿盟各级就业机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工作作风,调整小额担保贷款操作程序,在确保提高申请人放款成功率的同时,将审批时间由原2—3个月缩短为每月至少审批一次。
三是降低反担保门槛。在阿盟,凡贷款额度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只需1名行政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做担保人。担保门槛在2013年的基础上降低了一半。
四是将放贷范围延伸至沙产业领域。为了让部分退牧坏草、转移进城的农牧民实现“就地转移、就近就业、有事可做、能够增收”的目标,近三年来阿拉善盟共为40名沙产业创业者发放“小贷”310万元。
创新、优化的小额担保贷款机制,不仅给阿拉善盟各类创业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还推动阿盟晋升为“自治区首批创业型盟市”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