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胶

画图样

里顶
独门绝技
如今的李忠强在有意识地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众合泰”这个品牌,只要客户允许,他们在制作的工艺品上都要打上自己的字号。
在呼和浩特市大召九久街附近的王府大院里,李忠强这个团队在继续着他们的传统手工艺梦。
采访当天,李忠强取出了一副察哈尔头饰,“你要是早一天来就能看到这副头饰的缝制过程了。这副头饰90万元,是有人为女儿订做的嫁妆。”他说,“传统的蒙镶手工技艺不只包括镂空、叠丝、烧蓝,还有锤、顶、叠錾、掐丝、鎏金等。蒙古族很多头饰都以银饰为主,一般由帽圈、夹板、胸挂、步摇、配饰组成。这些组件全部靠手工制作完成,难度很高,只要有一处微小的地方掌握不准,就可能影响整个花纹的效果……”
李忠强最擅长的工艺是镂空、叠丝、烧蓝,其难度就是在同一件配饰上同时运用这3种技法,目前这一技法只有他一人掌握。
李忠强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也在考虑着如何向外发展。他曾经尝试着与银行合作,“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怎么可以没有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金银饰品?如果我们能通过银行,把我们的蒙镶手工产品加以推广,那么,这对蒙镶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促进。”(首席记者 辛 一)
征集线索
民间的才是鲜活的。你还记得吗?那些曾经鲜活在我们身边的老行当,还有那些曾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艺人。
“磨剪子嘞……”当一声悠扬的乡音响起,无论在哪里,总能唤起心底的一片温暖……高一声低一声的吆喝,走街串巷的背影,总让人无法忘怀——做鞋的、修脚的、箍桶的、补锅的、织麻的、编筐的……当年,有着生存压力的他们,只是为了简单的生活。如今,回访曾经的他们,经典会令人感动。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曾经的许多,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却淡不出我们的记忆。如果你身怀技艺,如果有你熟知的老行当,请拨打手机13948197147与本报记者联系,我们会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瞬间,留作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