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生问题,实施民生工程一直是政府工作重点。2015年,呼市要围绕重点路段、重要节点先行安排改造任务,完成338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扶贫和低保救助力度,让2万以上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保证大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0个,续建14个,实行招生信息全部上网,实现中考“明报”志愿,解决教育设施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问题;完成市妇幼保健院、市中蒙医院建设,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04元,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完善落实医师多点执业和乡村医生巡诊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救助政策,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将最需要救助的困难人群纳入救助范围;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启动实施政府购买为老服务项目;落实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校园足球、社区足球、职业足球加快发展;同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高度重视群众合理合法信访诉求,集中力量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回迁房安置、房屋产权证办理等信访突出问题。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今年,呼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一批市本级审批事项,推广网上并联审批等模式;完善国企绩效考核、融资发债等制度,推动国有企业承担更多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公开,优化收支结构;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阶梯水价、风电开发权有偿出让等改革事项。同时,把握机遇发挥草原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枢纽城市的作用,加强区域间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环渤海区域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断加强与粤港澳的联系,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先进产业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壮大,提升和林农业科技园发展水平,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全面落实与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产学研合作协议,助推呼市产业转型升级。
更加注重
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民意调查。记者 施佳丽 摄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将修改《呼和浩特市城市道路设施管理条例》等8件地方性法规列入今年立法计划;制定出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依法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记者 贾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