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市农牧业步入高效发展之路
内蒙古新闻网  15-01-26 12:28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一元复始,市农牧业局传来喜讯:去年在我市遭遇六十年以来罕见旱灾的情况下,全市粮食总产量仍达102亿斤。去年6月末,全市家畜存栏达到221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252万头只,连续九年居自治区首位。

  作为农牧业大市,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关于“严守耕地红线,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讲话精神,根据农牧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对策积极应对,使农牧业经济始终在正确轨道上向前发展。多年来,由于农民单打独斗、土地分散经营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制约着高效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本着对“三农三牧”高度负责的精神,解放思想,摆脱羁绊,因地制宜,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改革。如今,改出了高产高效,改出了增产增收,改出了农民的笑逐颜开。
  鉴于数十年来土地分散经营、农民单打独斗存在的诸多弊端,市委、市政府帮助农民建立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有棵“乘凉大树”,实现“五指并拢”。去年,全市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达13479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23.7万户,受益农牧民150万人,农畜产品销售额150亿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年均纯收入比一般农牧户高出25%以上。全市有12家合作社获“国家级示范社”称号,66家获“自治区级示范社”称号,103家获“市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我市根据农民意愿和高效农业发展需求,把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切入点,使土地流转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全市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90.2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7.1%。其中,流入新型农牧业经济主体用于规模经营面积210.25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3.9%,有58.13万亩流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另外,全市部分旗县区、苏木乡镇和嘎查村三级均建起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以进一步正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土地全部集中连片经营指日可待。
  有了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我市包括特色种植在内的高效农牧业得到良好发展,如喀喇沁旗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宁城县“玫瑰红”火龙果种植、芦笋种植和深加工等。
  以科技为支撑,加大高科技含量,是我市农牧业发展的又一主因。盘点我市去年农牧业科技工作,取得了高产创建带动优质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旱耕地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夯实高产高效种植基础、全膜覆盖抗灾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大成效显著、优势作物核心技术全力支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丰硕成果。
  由于方向明、路子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前景辉煌的高效农牧业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张睿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舍饲
献血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