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体系护航农牧业生产
放眼望去,宏河两岸,成片的温室大棚一眼望不到边。在温暖如春的大棚里,圆圆的、金黄色香瓜在阳光下泛着光亮,生机勃发。科技特派员李树合穿梭于大棚之间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温室大棚建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山区,地表水不足,旱情不断。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早晚温差大。李树合就抓住气候特点种植香瓜,带动农民致富。目前,基地已发展3个,近3000亩,2014年预计种植香瓜700亩,亩产1500公斤,总产量可达105万公斤,2015年四月初上市。
李树合为让农民掌握种植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推广有机绿色种植,使每个农民都是香瓜种植管理“田秀才”,现在已经培训20多人。他还根据香瓜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培育引进筛选适合当地的香瓜新品种北京蜜1号、堪甜3号、脆宝、冰翡翠等,优化了香瓜种植结构,把宏河两岸变成了月月有蔬菜,季季有香瓜,瓜丰菜鲜的“瓜蔬园”。农民深情地说,给物给钱不如多给几个像李树合这样的科技特派员。
目前,我区共有7311名像李树合一样的科技特派员投身到广大农村牧区生产一线,让“科技星火”照亮了农牧民的心,也照亮了他们发家的路:实施项目2152个,实现利润9.15亿元。
科技特派员只是我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自治区科技部门面向“三农”“三牧”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坚持科技服务与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形成了12种服务组织类型和7种服务模式,建成了玉米、绒山羊、肉牛养殖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实现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过程中科技与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的“嫁接”。
来自自治区科技厅的资料显示: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下,全区仅2013年,新建各类信息服务平台229个,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224个,新组建农牧民专业协会333个,建立完善农牧民技术合作组织492个;组建科技特派团188个,结成利益共同体175个;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技术协会553个,会员人数6.5万人。目前,全区已建有各类科技培训机构180个,2013年培训农牧民39.9万人次,培训乡土人才1.5万人次。直接参与项目或受到项目辐射带动的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3.8亿元,上缴利税15.7亿元,实现年产值397.9亿元,分别相当于2012年的3.0倍和1.5倍。吸收农牧业劳动力8.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