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将有啥新动作?民生方面有哪些改善?经济如何发展转型适应新常态?来听听参加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呼市旗县区书记、区长怎么说。
新城区:打造生态足球公园张锐呼市新城区区委书记
“2015年新城区将重点放在两大区块、两大自治区服务业集聚区着力转型上。”张锐说。
大青山前坡区块,今年重点抓好三个确保。确保两大重点项目开工,抓好“70周年大庆”主会场(少数民族运动中心)、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两大项目建设,打造草原文化产业园,打造生态足球公园。确保以“十个全覆盖”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之前已经进行的9个新农村建设基础上,今年再实施5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集中攻坚,明年完成剩余4个村任务。确保以“生态综合治理保护”为目标的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加快建成首府后花园和北部生态功能区。
鸿盛园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自治区服务业集聚区这三个载体,用好这些载体政策,将会进一步在新城区形成创新创业的高地,产生高新、产业、楼宇经济、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效应。在这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启动自治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这对新城区来说,既是新的动力和目标,也是机遇。
张锐说,结合新城区实际,也对服务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在编制“十三五”规划和服务业专项规划时,做好顶层设计,努力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加强与周边省区及俄蒙等国在国贸、物流、旅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任务在规划中充分体现出来,助推首府服务业升级。
赛罕区:加快推进1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吴文明呼市赛罕区区长
按照呼市棚户区(城中村)拆迁改造任务安排,赛罕区大台什、西把栅、黑土凹等18个村被确定为实施整村拆迁改造的重点村。从2011年起,赛罕区分批启动了大台什等11个村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6个村的整村拆迁改造工作。
吴文明说,通过近几年的棚户区改造,在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赛罕区利用整理出的土地,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先后引进一批国内的大集团、大企业入驻,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实现了双赢。今年,赛罕区将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继续加快推进帅家营等1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特别是结合金河镇产业规划布局,加快格尔图、天平营、后白庙棚户区改造工作,释放整理出更多的工业用地,发展壮大光伏等优势特色产业。
他说,在棚户区改造中,影响和制约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的主要因素还是征拆难。征地拆迁难就难在既要保障好群众的利益,又要统筹协调发展。一些改造项目,尽管前期做了大量的动迁工作,绝大多数居民顺利签订协议搬迁,但仍存在个别“钉子户”提出的诉求远远高于方案标准,致使改造项目、重点工程一年甚至几年都不能建设,因此建议自治区、呼市相关部门要给予基层更多的司法保障,利用法律手段对恶意阻挠改造、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个别被拆迁户给予有效打击。同时还有资金保障难的问题,如在用足用活国开行棚户区改造资金贷款上,按照国开行贷款资金发放要求,凡贷款项目需按照项目的总投资额缴纳20%项目资本金和2%风险准备金。由于基层政府财务紧张,无法及时足额缴纳,造成虽然银行方面已发放额度,但仅仅是停留在账面上,不能用在项目的拆迁和建设上。因此建议自治区、呼市相关部门协调国开行调整贷款资金发放程度和政策,使国开行棚户区贷款资金真正发挥惠民效应。
回民区:打造八大功能区马慧军呼市回民区区长
回民区是工业区、商业区、少数民族聚集区。今年,回民区把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以打造八大功能区为总抓手,加快构建高端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提高现有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的基础上,力求在新区教育发展上寻求突破。要把引进优质学校资源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促成北大附中分校、北师大附中分校落地实施。年内建成倘不浪小学,开工四十中改扩建工程。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解决好群众“看病贵”问题。结合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马慧军说,今年回民区还将加大对民生资金的投入,促进就业、创业,年内解决6000人的就业问题,加大对老旧小区和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新增保障性住房3000套等。
马慧军建议将原来的呼钢,改造成自治区工业博物馆,这对拉动西部旅游经济有重要意义。建议给予老旧厂房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回民区是老旧工业区,许多厂房均已闲置。如果将其利用起来,在创新旅游模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解决回民区经济上的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武川县:“六个大县”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靳春亮武川县县长
“2012年,那顺孟和书记扶贫包扶武川,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11次来武川视察、调研、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刚刚闭幕的呼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那顺孟和书记参加武川代表团讨论时,强调武川县要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继续按照‘两个转型’‘六个大县’的思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靳春亮说。
“六个大县”是食用菌大县、种草大县、清洁能源大县、马铃薯大县、养羊(牛)大县、生态大县。通过“六个大县”的建设,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的路子、生态型农牧业路子和特色种养业的路子。目前,武川县正在积极研究“三条路子”的实现方式,初步想法是通过打造典型示范园区或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引领带动、逐步壮大,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
同时,靳春亮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武川县地处大青山北麓,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近年来,武川县生态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财力紧困,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建议自治区统筹考虑,把大青山沿线列为绿化重点区域予以大力支持。由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欠账较多。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等活动场所陈旧、面积不足,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建议自治区及有关部门在资金和项目方面给予支持。
托县: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张国平托克托县县长
张国平说:“呼市市委把托县定位为内蒙古重要的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呼市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休闲观光经济带,今年,我们结合呼和浩特市和托克托县的实际,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作为发展主线,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托克托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精心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围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以云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引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托县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延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稳步推进生态环保、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云中郡、海生不浪文化遗址、东胜卫城、河口古镇、云中湖等项目开发,提高旅游资源尝试开发水平,集中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点,逐步构建“五点三线”旅游发展框架,全力打造呼市沿黄休闲观光经济带。
张国平建议:目前,自治区一些光伏发电产业、云计算产业已享受到自治区多边交易优惠电价,作为自治区第二大工业园区,恳请自治区将托克托工业园区纳入多边交易电价享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按照资源有效利用,产业布局合理,集聚效应明显的要求,恳请自治区支持,将鄂铝25万吨电解铝、2×35万千瓦自备电厂项目,放到托克托工业园区。(本报记者杜柏业)